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上半年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

2023-08-07 14:33     来源:科技日报     海洋科技 海洋石油海上风电制氢海洋经济海洋生态

记者5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上半年,全国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7万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表示,整体来看,上半年,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海洋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向好。

崔晓健介绍,上半年,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升。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6%。全国海洋原油、海洋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7.2%。三大造船指标新承接海船订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38.1%、25.5%、30.7%。

海洋新兴产业增势较好。上半年,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5.5%、22.7%。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交付海工订单金额是去年同期的2.2倍。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一批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潜式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平台交付并稳定运行,我国自主研发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正式启动临床试验,海洋预报芯片“妈祖·海浪”投入业务应用。

另外,上半年,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与装备开发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深海深层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等揭牌成立,助力提升海洋自主创新能力。

推荐阅读

我国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产业步入世界前列

8月3日,我国首艘、全球最大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广州港锚地首次为全球最大吨级双燃料超大型油轮提供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我国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产业步入世界前列。海洋石油301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自主管理运营的第一艘LNG运输加注船,此次经过8.5个小时成功为32万吨的双燃料油轮,马兰狄俄涅号加注约6500立方米的LNG,此次加注量可供该船连续航行超10000海里,可覆盖广州到欧洲的往返航程。这是我国第一次为超... 2023-08-08

“第九届中国海洋公共管理论坛”会议(第一轮通知)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洋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纽带,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海洋治理现代化水平,亟需推进海洋公共管理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处于快速发展之中。2023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发布《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指导性目录(2023年)》,新增了应急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全球治理等二级学科,从而拓展了公共管 2023-08-08

4船员在惠州海域漂浮9小时,中海油船舶32分钟成功施救

8月5日上午,在惠州海域西江油田附近,4名乘坐救生筏的船员被隶属于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的海洋石油661船发现并成功施救。据悉,该4名船员8月4日下午乘惠澳3092船从珠海洪湾渔港开往汕尾修船,当晚11时左右因船体进水沉船遂弃船登筏逃生,获救时已在海上漂流近9个小时。记者从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获悉,8月5日08:12时,海洋石油661船正在开往南海二号平台执行作业任务,途经惠州海域西江油田附近时,值班驾驶员瞭望发现海上漂浮着一艘载有人的救生筏,随即... 2023-08-07

涉海企业近3万家!2022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超3000亿元

近年来,深圳“蓝色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22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涉海企业近3万家。近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情况,这是记者从相关座谈会获悉的。 2023-08-07

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成立

7月25日-26日,由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简称海委会)非洲和邻近岛屿国家分委会(简称非洲分委会)主办,我所和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承办的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其间,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简称合作中心)成立。 2023-08-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