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涉海企业近3万家!2022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超3000亿元

2023-08-07 10:30     来源:深圳特区报、数智海洋     海洋装备海洋经济海洋通信
近年来,深圳“蓝色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22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涉海企业近3万家。近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情况,这是记者从相关座谈会获悉的。

形成上中下游全覆盖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条

深圳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始终与海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2017年首次被赋予“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任务以来,深圳经略海洋的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了完善的相关规划和实施体系,海洋经济总量初具规模。

数据统计,2022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为3128亿元,同比增长3.9%,占GDP比重达9.7%,涉海企业增加至近3万家,集聚中集集团、招商重工(深圳)、中海油(深圳)、深圳港集团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并初步形成设计研发、总装建造和应用的上中下游全覆盖的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条。

比如,在研发设计领域,中集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系列超深水钻井平台作为核心钻探装备,助力我国可燃冰首轮和第二轮试采成功。在装备制造领域,招商重工旗下的友联船厂孖洲岛基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船舶、海工修造船基地之一。在海洋电子信息领域,研祥开发研制的“蛟龙号”计算机系统助力奋斗者号潜水器深潜万米之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创下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当前,深圳海洋传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深圳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千万标箱大关,南海东部油田油气年产量突破2000万方油当量。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后,深圳远洋渔船规模将达到500多艘,占广东省远洋渔船总量的95%,位居全国首位。海洋新兴产业提质增效,海斯比、朗诚科技等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海洋生物医药业龙头企业拥有4款在研海洋创新药。海洋现代服务业支撑能力增强,深圳首家海洋资源交易机构、深圳绿色航运基金进入实质化运营阶段。

深圳海洋大学学科设置“小而精”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视察活动中,人大代表专程来到位于坝光的深圳海洋大学建设现场。这所全新的大学上月底才刚刚动工,由南方科技大学牵头具体筹建。校园占地面积超过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亿元。

“深圳海洋大学对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所新型研究型海洋大学。”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介绍说,海洋大学学科设置 “小而精”,共设19个学科专业。采用“631”原则,即60%为工程技术,30%为理科,10%为其他学科。首批拟开设专业包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等。这些学科聚焦国际前沿,服务于深圳“20+8”产业,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培育亟需人才。

据介绍,学校一期建设规模约40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校、行政楼、体育馆、图书馆、重点实验室等,预计2025年7月部分建成投入使用,2026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研究布局海底数据中心

发展海洋经济,探索蓝色未来空间,必须加快建设海洋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据介绍,近年来深圳大力支持深圳卫星通信企业开展海上卫星通信业务,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加快近海5G网络建设,实现了海上高通量卫星信号全覆盖,近海5G网络连续覆盖。

“双碳”背景下,深圳正研究推进将数据中心搬进海底。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宝安海洋新城、大铲湾、南山、前海、大鹏海洋大学、深汕小漠港调研并实地勘察海域深度、温度等信息,拟落地建设海底数据中心。此举不仅为陆地数据中心高耗能、高耗水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推荐阅读

“第九届中国海洋公共管理论坛”会议(第一轮通知)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洋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纽带,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海洋治理现代化水平,亟需推进海洋公共管理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处于快速发展之中。2023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发布《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指导性目录(2023年)》,新增了应急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全球治理等二级学科,从而拓展了公共管 2023-08-08

上半年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

记者5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上半年,全国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7万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表示,整体来看,上半年,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海洋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向好。崔晓健介绍,上半年,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升。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6%。全国海洋原油、海洋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1... 2023-08-07

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成立

7月25日-26日,由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简称海委会)非洲和邻近岛屿国家分委会(简称非洲分委会)主办,我所和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承办的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其间,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简称合作中心)成立。 2023-08-04

海洋巨头联合打造超大型半潜船舰队

中国远洋重吊运输专业公司中远海运专业公司与广州打捞局达成合资协议,将在 2023 年底前组建一支由 18 艘半潜船组成的船队。船队的商业管理将由合资公司和中远海运重工负责,合资公司和中远海运重工分别在中国广州、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设有办事处。 2023-08-04

最新!2023(第三届)海洋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

白皮书凝聚业界专家力量,汇总产业链不同类型企业声音,旨在通过整理分析产业链上下游代表企业的不同视角和观点,梳理出我国海洋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研判发展趋势,最终提出促进我国海洋清洁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实质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全球能源转型与海洋清洁能源发展、我国“双碳”战略目标下的海洋清洁能源、长三角地区(浙江省)海洋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潜力、全过程/全链条的创新驱动模式与发展思路 和推动海洋清洁能源发展的设想及建议 5大部分内容。 2023-08-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