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法深化能源合作 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2023-04-19 09:16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能源转型 可再生能源双碳海上油气海上风电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双方36家企业签署18项合作协议,能源合作不仅包括油气、核能等传统能源,而且延伸到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氢能、储能等新能源。

在中法联合声明中,“能源”一词出现频率达到6次,“气候”一词达到9次,“碳中和”一词也出现了4次。显而易见,深入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法合作的重点议题。

中法能源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中法能源企业在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领域均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以过去的友好合作为基础,未来两国将在能源领域挖掘更多合作潜力,不断谱写中法能源合作新篇章。

中法合作有韧性、有潜力

中法能源合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法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中法两国在民用核电、油气、电力、可再生能源、核电标准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务实的合作。“事实证明,中法、中欧双方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厚的合作基础,双方合作有韧性、有潜力。”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表示,“中法能源对话是双方开展政策对话和规划合作方向的重要平台。”

法国能源转型部能源气候副部长洛朗·米歇尔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即将访华,两国的能源企业将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在海上风能、核能、氢能等领域,两国有着非常多的交流,甚至是几十年的相关经验。未来十年,能源依旧是两国值得深入合作的重大领域。”米歇尔说。

合作范围明显拓宽

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两国企业推出的能源合作成果比比皆是。4月6日,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双方36家企业签署制造业、绿色、新能源、创新等领域18项合作协议,不仅涉及油气、核能等传统能源领域,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氢能、储能等也成为中法企业未来的合作方向。

“中法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核能领域开展了40年的合作。两国能源主管部门间多年来建立了良好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会见法国电力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蒙和法马通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丰塔纳一行时强调,“希望中法双方企业继续努力,在巩固现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机遇,不断深化中法能源合作新内涵。”

从双方最新签署的中法联合声明来看,中法双方在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建筑领域减排等多个方面达成了合作,同时也提出将加强在生态保护、推动完善全球核治理等多个环保领域的沟通。多位受访专家都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中法联合声明中体现的能源合作空间较以往有了更大拓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法两国在过去两年陆续提出碳中和目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双方合作所涉及产业领域不断丰富,是中法能源合作的一大进展。同时,中法联合声明还涉及保护生态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核废料后处理等领域,这意味着中法两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也达成了一定共识。”

马克龙访华之际,法国商务投资署同期组织了中小企业商务代表团来华考察。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项目负责人董一凡看来,此举代表着中法企业经贸合作正在逐步细化,不仅大型能源企业合作有所加深,中小企业乃至初创企业也在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双碳”目标下中法企业合作空间巨大。

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杜祥琬表示,中法两国能源领域战略方向一致。“地缘政治冲突带给欧洲的一大教训是‘能源的饭碗没有端在自己手里’,欧洲要实现能源自主可控,就要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一目标和中国当前的能源战略不谋而合。虽然中法两国当前能源结构不同,但在能源自主可控和碳中和目标引领下,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力度空前。”

“法国核能技术和相关产业链发展成熟,且具备丰富的海外项目开发经验。而中国不仅是可再生能源制造大国,更是技术和应用强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备优势。对法国来说,要降低对核能的过度依赖,推动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必不可少。”董一凡称,“在此情况下,中法双方在能源领域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在产业链、资金、人员交流等方面达成深入合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欧盟制定了明确的碳中和目标,法国也正在不断探索能源转型新路径。中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技术发达,以光伏组件为例,欧洲是我国组件主要出口地区之一。随着绿色能源需求不断提升,预计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光伏组件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光伏产业市场调研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共计出口154.8吉瓦的光伏组件,较2021年增长74%。其中,超过一半的光伏组件出口到欧洲市场,欧洲成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先,产业链发达,成本相对较低。未来,中法能源合作将拓展至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兴能源领域,中法能源企业也十分期待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及更为广阔和开放的市场环境。

有力支撑法欧战略自主

过去一年,在世界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下,中欧双边经贸投资合作保持良好势头。中国贸促会发布的《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中欧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法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两大力量,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也是中法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法联合声明提出,双方致力于已确定的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的后续落实。两国政府鼓励企业、金融机构及其他主体在可适用的国际高标准基础上在第三方市场开拓新的重大经济合作项目。

根据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双方合作区域涉及非洲、中东欧等地,主要包含基础设施、环保、新能源等,合作方式也灵活多样,涵盖联合融资、共同投资、中方EPC总包+法方投资开发等,将对第三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董一凡指出,独立自主外交是法国平衡大国关系的重要杠杆,法国深化对华经贸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法国乃至欧盟范围内的战略自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中法中欧加强务实合作将是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应对全球性危机、完善全球治理方面将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林伯强认为,气候危机不分国界,要实现2050 年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目标,加强能源领域双边合作是重中之重。中国和法国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两国在能源领域各有优势,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也面临不同的挑战。基于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大目标,中国和法国携手共进,加强协同合作,在技术上取长补短,将促进气候问题的解决。

推荐阅读

欧盟和挪威计划草案在碳捕集与封存、绿氢等方面展开合作

根据联盟计划草案,欧盟和挪威的目标是共同努力开发基础设施,以捕获和储存二氧化碳排放,并扩大欧洲的可再生氢生产。该计划将于周一在比利时奥斯坦德举行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和能源部长峰会上宣布,该峰会将侧重于使北海成为海上可再生能源和清洁工业技术的引擎。路透社获悉的一份草案称,欧盟和挪威计划制定欧洲市场规则和基础设施,以捕获,运输,使用和储存二氧化碳排放。双方打算共同努力,将这项关键技术推向市场,以促进难以减排的工业部门的脱碳,草... 2023-04-21

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累计签约落地25个海上风电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47亿元

累计签约落地25个海上风电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47亿元,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从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落地,到风电装备制造项目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仅用了一年时间!看得远才能走得远一年前,借着山东省规划布局渤中风场的东风,立足得天独厚的港口和腹地资源优势,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落子布局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应运而生。我们当时委托了国内海上风电产业领先的中电建华东勘测设计院做了高质量规划,充分结合了全国海上风... 2023-04-21

英加两国能源组织达成协议 共同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

加拿大海洋可再生能源公司和英国海洋能源委员会已达成协议,分享知识并支持海洋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这两个组织是各自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重要的组织之一,有许多共同的目标和目的。该协议表明了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富有生产力的全球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承诺。这标志着两个区域朝着积极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两个区域一直在努力解决部门发展的障碍,并支持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增长。英国海洋能源委员会政策主管Richard Arnold表示:海洋能... 2023-04-20

全球海上油气投资大幅提高 深水油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近两年,受油气需求复苏、油气价格上涨推动,经济与碳排放指标良好的深水油气在投资、勘探成果、产量等方面表现亮眼,呈现持续回暖态势。全球海上油气投资大幅提高全球深水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率低,是勘探开发业务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一般而言,深水油气盆地具有高产的特点。与大多数其他油气资源相比,深水油气开发具有更高的经济回报和更低的排放强度。2022年以来,全球油气需求持续复苏,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上涨,推动油气生产逐渐从疫情的打击... 2023-04-20

詹振翔:利用海上风电制氢,解决并网消纳难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氢能副总工程师詹振翔詹振翔指出,我国海上风资源丰富,海上可开发利用风资源储量是陆地近3倍,有利于新能源可持续、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达到3900~5000小时,且不受土地资源限制,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吊装容量516万千瓦,约占全球的54%。累计吊装容量3051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20%。随着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海上电力尤其是深远海可再生电力输送、消纳成为问题,利用海上风电制氢是... 2023-04-2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