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牵头成立西太区域蓝碳行动工作组

2023-04-19 10:51     来源:海洋知圈     海洋碳汇
2023年4月4日—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委会)西太分会第十四次政府间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大会通过了我国提交的 “成立西太区域蓝碳行动工作组的提案“。海南大学赵鹏副研究员担任工作组主席。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将蓝碳定义为易于管理的海洋系统中所有由生物驱动的碳通量和存量,包括滨海沼泽、红树林、海草床和大型海藻。蓝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和目标14水下生命,并与联合国海洋科学十年计划的10个挑战均有着密切联系。海委会西太分会所辖的印度洋—太平洋成员国拥有世界上最广袤的蓝碳生态系统,占全球总面积的40%以上,贡献了全球95%以上的养殖藻类。

蓝碳行动工作组旨在促进西太平洋地区的蓝碳研究和实践,并进一步促进决策者、专家和广大公众对蓝碳的理解。最终目标是为气候减缓、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蓝色碳基解决方案。工作组由西太分会成员国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组成,计划利用2年时间通过年会、网络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构建区域蓝碳研究网络,总结区域蓝碳研究、保护和利用现状和问题,明确合作关键方向和内容,推动区域蓝碳实质性合作。

海委会是负责支持全球海洋科学和服务的联合国机构,通过协调海洋观测、海啸预警和海洋空间规划等领域项目,协调150 个成员国共同努力保护海洋,推动海洋、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管理。西太分会由东亚、东南亚、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22个成员国组成,于1989年成立。

推荐阅读

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增汇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方案咨询会召开

近日,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增汇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方案咨询会在杭州召开。会议邀请了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东海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海洋与水产学会等单位从事“蓝碳”相关研究工作的5位专家到会指导。 2023-04-14

如何让蓝碳交易更好赋能蓝碳经济?

人们对来自海洋生物的“蓝碳”——海洋碳汇,还比较陌生。其实从渤海湾的芦苇荡,到珠江口的红树林,中国蕴藏着大量蓝碳宝藏。1月1日,《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成为中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拍卖在浙江宁波成交……今年以来,蓝碳交易、蓝碳经济快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2023-04-06

“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在厦门揭牌启用

2023年3月29日,“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在厦门揭牌启用,为服务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相关科研计划提供进一步基础保障。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由我国科学家焦念志院士领衔发起,基于其“海洋微生物碳泵”原创理论,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协同攻关、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究海洋负排放过程机制,为全球海洋碳负排放提供智慧方案。 2023-04-03

广东省海洋六大产业专项项目启动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承担的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海洋公共服务专题”重点项目“海洋碳源、碳汇、碳通量调查估算及负碳技术评估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广州顺利召开。广东省海洋六大产业专项项目立足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实际,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023-03-2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