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增汇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方案咨询会召开

2023-04-14 08:58     来源: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海洋碳汇示范项目海洋生态
近日,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增汇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方案咨询会在杭州召开。会议邀请了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东海发展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海洋与水产学会等单位从事“蓝碳”相关研究工作的5位专家到会指导。

会议介绍了该项目的总体情况、任务分工,以及各项技术任务具体实施方案和2023年度实施计划。同时,就涉及盐沼、光滩等生态系统负排放和增汇关键技术,盐沼水-沙-植被-地貌和碳通量观测与平台构建,蓝碳核算、评估、管理与交易示范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实施方案切实可行,研究目标明确、内容详实、方法和技术路线完善。建议下一步要紧扣“蓝碳增汇与首笔示范交易”这一主题,围绕项目的研究目标,加强各课题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细化湿地保育、湿地修复、光滩还湿、退养还滩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加强湿地变化前后生物部分、沉积物、微生物、底栖生物以及沉积速率等关键因子的调查和分析,全面解析盐沼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路径,为浙江省固碳增汇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会议指出,“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增汇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是省海洋科学院首次作为第一承担单位主持的省“领雁”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有利于为我省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助力国家蓝碳战略实施、加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大学、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等项目承担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推荐阅读

《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发布,全年批准用海面积19.0万公顷,首次系统完成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

《公报》显示,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全年批准用海面积19.0万公顷,同比下降16.0%。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3-04-14

明阳智能:自主研发设计“导管架风机+网箱”风渔融合一体化装备正式开工建造

4月12日上午,由明阳智能自主研发设计的导管架风机+网箱风渔融合一体化装备在浙江舟山正式开工建造,标志着明阳智能在海洋综合能源立体开发方向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该装备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离岸69公里、水深48米的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内安装投运。导管架风机+网箱融合一体化装备以风机导管架为支撑平台,配置高性能网衣系统及智能化养殖系统,形成集海上风力发电、深远海养殖于一体的风渔融合智能化装备,可有效提高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化开... 2023-04-13

广西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

记者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我区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据了解,我区海上风电规划在2021年11月初正式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这是“十四五”期间全国第一个获批的海上风电规划,规划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我区力争建成300万千瓦、在建450万千瓦。 2023-04-13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首站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湛江。五年前,总书记赴广东考察时,要求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地,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这次在湛江,总书记考察了4个地方,从海洋渔业、生态保护,到港口运营、水资源配置,从耕海牧渔,到调丰补缺,每一处都事关民生福祉,每一处都承载战略考量。 2023-04-12

投身全球海洋科技能力建设 助力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开展国际培训工作纪实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FIO,以下简称海洋一所)紧紧围绕自然资源部核心职责,持续深耕国际海洋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与30多个国家的50多个国际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在海洋观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地质、极地研究、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工程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2023-04-1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