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在厦门揭牌启用

2023-04-03 13:43     来源:科技日报、人民网 、海洋之圈     海洋负排放、 碳达峰碳中和海洋碳汇
2023年3月29日,“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在厦门揭牌启用,为服务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相关科研计划提供进一步基础保障。

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由我国科学家焦念志院士领衔发起,基于其“海洋微生物碳泵”原创理论,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协同攻关、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究海洋负排放过程机制,为全球海洋碳负排放提供智慧方案。

主动增加碳汇即为“负排放”。 “我们发现,海洋中无数体积极小、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它们能够把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从而将碳长期地保存在海洋里。”焦念志院士介绍,“海洋微生物碳泵”理论指海洋微生物的生理生态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把有机碳从可被利用的活性态转化为不可利用的惰性溶解有机碳,从而长期封存的储碳机制,这一理论,为解开海洋碳库之谜提供了“钥匙”。据估算,单海洋光合微生物每天固定产生有机质的量就可与陆地所有植物固定的有机碳量相当,海洋负排放潜力巨大,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去年10月,科技部宣布同意并支持由科学界先行发起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目前,该计划也被列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大科学计划,得到国内外科技界的积极响应,国际合作伙伴包括美、欧、亚、非等全球代表性地区的33个国家78所科研院所,形成了“总部+基地+全球分中心”的国际合作模式。

推荐阅读

如何让蓝碳交易更好赋能蓝碳经济?

人们对来自海洋生物的“蓝碳”——海洋碳汇,还比较陌生。其实从渤海湾的芦苇荡,到珠江口的红树林,中国蕴藏着大量蓝碳宝藏。1月1日,《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成为中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拍卖在浙江宁波成交……今年以来,蓝碳交易、蓝碳经济快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2023-04-06

油气管网将全面实现互联互通

小口径内焊机、储罐多功能爬壁机器人、纯氢/掺氢长输管道建设技术、MARKⅢ型陆地薄膜罐模拟舱……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廊坊)国际管道大会上,由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亮相,让人切实感受到我国能源储运领域尤其是油气管道建设从规划、科研、咨询、勘察、设计、机械制造到投产运营等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能力。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具有成本低、损耗少、油气运输量大、... 2023-04-06

美国政府发布首个海洋-气候行动计划

2023年3月21日,拜登政府(Biden Administration)发布《海洋-气候行动计划》(Ocean Climate Action Plan),这是美国政府发布的首个海洋-气候行动计划,旨在利用海洋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危机。《海洋-气候行动计划》提出3项主要目标:①实现碳中和;②利用海洋开发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保护和支持能够储存温室气体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减少气候威胁,保护社会和生态系统免受不可避免的变化影响;③通过开发基于海洋的解决方案加强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 2023-04-04

即将召开!第十一届中国FPSO高峰论坛

为促进中国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行业发展,大举走向深水,大力推动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FPSO高峰论坛即将于2023年4月24日至25日在江苏南通举办。世界范围内FPSO的在役数量维持在180艘左右,其中我国有14艘。随着油价逐渐回升,一些深水油气项目被提上开发日程,FPSO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经济有效的生产装备,其发展前景广阔,全球 FPSO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复苏。2017年以来,FPSO运营数量不断增... 2023-04-0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