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油海18平台坞修工作圆满收官,以全新姿态奔赴蓝色能源新征程。此次坞修秉持“精筹备、严管控、提效能”的核心理念,从前期策划到现场施工,从安全防护到质量把关,全方位实现平台性能的跃升,为后续深海作业筑牢坚实根基。

精研预判:提前筹备,用“提前量”换“高效率”
为提前规避风险、高效推进施工,坞修启动前,团队提前6个月开展系统性筹备,以细致入微的规划为坞修“铺路”。全面梳理平台运行数据,精准排查出88项待修问题,覆盖钻井机械系统、甲板机械、电气系统、生活楼改造、船体结构防腐等关键领域,形成“问题清单+责任到人+明确时限”的闭环管理方案,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专属负责人”。
联合船厂、设备厂家召开多次专项协调会,针对天气影响、零件运输延误等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急备选方案,确保施工各环节“零卡顿”。组织全流程模拟推演,设备人员手持图纸逐项复盘检修步骤,小到一颗螺栓的安装顺序,大到一套系统的调试流程,都反复优化,从源头上杜绝“开工即返工”的情况,为坞修高效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织密“三层”安全防护网,不留一丝隐患
建立“岗前交底+日常巡查+应急演练”三位一体安全管理体系,不留安全死角。每日开工前开展5分钟安全微培训,聚焦高空作业防坠落、动火作业防火灾、电气检修防触电等高危环节,用真实案例和实操演示,讲清操作规范与风险应对措施,让安全意识扎根每个人心中。
现场实行“专人专项管控”,高空作业区,监护人紧盯作业人员安全带是否系牢、安全绳是否挂稳;电气检修区,安全员逐点核查电路接口是否绝缘、设备线路是否老化,连工具摆放是否占用逃生通道、消防栓压力是否达标都一一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一场“船尾着火”应急演练突然打响,灭火小组拎着灭火器、扛着水带,2分钟内火速抵达现场,熟练连接水管、对准火源喷射,快速完成火情处置,用实战检验团队应急能力。
毫米级把控检修质量,让平台“强筋健骨”
以“极致精度”要求推进检修,不放过任何细节,让平台性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设备检修追求“零误差”,检修泥浆泵时,技术人员以0.1毫米间隙标准为基准,一次次测量,反复调试,直到数值完全符合技术要求,从根本上杜绝隐患。
零件更换执行“双签字”核验制度,新零件需经专业人员先对照清单核对型号规格、生产日期,材料员再核查合格证明、性能检测报告,两人签字确认后,才能投入安装,确保每一件部件都“零瑕疵”。重点攻克专项维护任务,完成天车、游车轴承检修,泥浆泵轴承十字头更换,振动筛更换,1#吊机变幅主绞车刹车系统与扒杆螺栓维修,2#吊机十字头轴承检修等关键项目;同时对船体整体打磨刷漆,采用双层防腐涂层体系全面防护,让船体外观同步“焕新”。
收尾阶段,团队开展“地毯式验收”,对消防水压、救生衣卡扣、动力系统参数等逐一检测,最终实现“零遗留隐患”的验收目标。
此次坞修不仅让中油海18平台实现“脱胎换骨”的性能升级,更彰显了团队精益求精的“深海工匠”精神。接下来,焕新出发的中油海18将扎根旅大16-3油田,以更可靠的性能、更高效的作业能力,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