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30日,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建造项目二期首制船,在盐城“绿能港”顺利完成全部气体试航(简称“气试”)任务。这是国内首次实现“长距离+跨区域”新建大型LNG运输船气试,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控清洁能源远洋运输链又迈出关键一步。

零下162℃的“终极大考”
LNG运输船交付前必须在-162℃极低温环境下,对液货围护系统、管系、阀门等核心部件进行极端工况验证,被业界称为“皇冠明珠”的“最后一考”。
风险集中:易燃易爆介质一次性注入数千立方米,任何泄漏都可能引发灾难。
操作精密:船岸联动需完成30余项极限测试,误差须控制在毫米级。
两大难点这样攻克
| 难点 | 创新做法 | 成效 |
|---|---|---|
| 作业面复杂 | 成立气试攻坚组,编制“一页纸”标准作业卡,开展22次桌面推演+5次实战演练 | 实现“零泄漏、零火灾、零伤害” |
| 协调界面广 | 海事、海关、引航、拖轮等14家单位组建跨区域联合指挥中心,量身定制“通航气泡图” | 跨越3个海事辖区、往返420海里,一次性通关 |
盐城“绿能港”崛起“黄金港湾”
凭借产业集群、深水港池、智能系统等七大优势,盐城“绿能港”已具备LNG船“即靠即试即走”能力,成为国产LNG运输船首选首航地。本次气试成功,为其打造“国船国试”示范基地奠定模板。
中国海油将固化本次气试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支撑后续12艘新建LNG运输船高效投运,全面服务国家“国货国运、国船国造”战略,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链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