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28日至30日,滨海小学(集团)组织旗下7所学校的800余名师生,分成4批次走进海博会展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外课程学习。他们借助前沿海洋智能装备、深海科技和海洋新能源等展品,为集团的海洋文化特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场直击:海博会展馆里的“小科考员”
昨日下午,记者在海博会现场遇到了来自滨海小学(集团)海裕小学、下十围小学和兴围小学的300余名师生。他们手持精心设计的导学手册,瞬间化身“深蓝科考员”,在各展厅之间穿梭。学生们认真倾听展厅工作人员的讲解,仔细观察展品,并在导学手册上做好记录,还不时交流自己的想法。
滨海小学(集团)为每名学生设计了导学手册,明确了三项研学任务:
海洋能量收集站:引导学生像探险家一样,在海博会中寻找风电、光伏、油气等“能量宝藏”,了解海洋能源的奥秘。
海洋装备观察员:鼓励学生选择一款感兴趣的海洋机器人或智能船舶,并为其制作一份详细的海洋装备档案,深入了解其功能与应用。
海洋科技小侦探:让学生寻找海洋领域的“最强大脑”,并写下其超能力,感受科技的力量。
滨海小学(集团)作为华南地区第一家经深圳市海事局正式命名的少年海事教育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海洋文化特色教育。如今,该集团7所学校均已挂牌成为深圳市少年海事学校,形成了共建共享的教育模式。
秉持“海洋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滨海小学(集团)精心谋划并实施了三件大事:
构建“六位一体”儿童博物馆课程体系:开发系列儿童海洋博物馆融合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推进“每周半天计划”:巧借展会、游轮、码头等资源,将世界当作课堂,以万物为教材,擦亮海洋教育品牌。
打造儿童美善博物馆群:立足区域特色,在集团内实现“一校一馆”,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海洋文化体验。

特色教育:海洋文化赋能校园
通过将课堂搬进海博会展馆,滨海小学(集团)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前沿海洋科技,更激发了他们对海洋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为孩子们的未来种下了海洋梦想的种子,也为海洋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