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9月25日,中船科技与阳光风能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25MW全功率构网型变流器在安徽合肥正式下线。这一变流器是中船科技305-25MW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关键核心部件,其成功下线不仅填补了全球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构网型变流器领域的技术空白,更为我国海上风电在弱电网及深远海域的纵深开发按下了“加速键”。
随着近海风电资源的逐渐紧张,海上风电正逐步向深远海区域拓展。然而,离岸距离的增加导致电网强度显著减弱,传统“跟网型”风机在弱电网环境下易引发振荡甚至脱网,这已成为制约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的关键瓶颈。此次下线的25MW变流器应用了“全球最大功率构网型”核心技术,在性能指标上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
一是全工况电网自适应。该变流器能够实现跟网/构网模式的在线无缝切换,支持短路比1.2~10的极弱至强电网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深远海风电并网稳定性这一世界性难题。
二是毫秒级主动支撑。其惯量响应延迟控制在5毫秒以内,有功功率控制偏差不超过±1%,故障电流支撑能力可达额定电流的300%,较传统设备提升了3倍,可替代同步机组为电网提供惯量和电压基础,显著增强了电网的稳定性。
三是系统级可靠性提升。变流器集成了黑启动与振荡抑制功能,能够有效避免因局部故障导致全场脱网,显著降低了风场非计划停机的风险,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此次25MW构网型变流器的联合研发,是中船科技在系统设计到核心零部件技术穿透方面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装备核心部件自主化进程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变流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陆续下线,中船科技H305-25MW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示范应用进程也进一步加快。该机组专为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年平均风速8.5–10米/秒、台风频发的海域设计,其具备抗16级台风的能力以及卓越的弱电网适配性,是应对我国东南沿海复杂环境的最优解决方案。
据测算,安装H305-25MW构网型风电机组后,未来可拓展的海上风场开发面积将增加30%以上,这将为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突破60吉瓦的目标提供重要的支撑,同时也为全球深远海域风电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