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7日,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超大型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基础关键技术及应用”设计方案评审会暨示范工程启动会在阳江召开。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风电开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项目建设将为规模化开发深远海风电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该项目于2023年12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金风科技、中国海工、广州打捞局等单位组建“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团队。项目聚焦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产业化规模成本控制的行业难题,围绕“模块化设计”“轻质高柔性材料”“一体化仿真技术”三大创新方向展开研究,旨在保障海洋复杂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实现轻量化设计与经济性平衡。
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海风技术中心海上风电专家陈庆斌介绍,项目创新采用“钢-混组合结构”和“聚酯缆系泊系统”,这种“优势互补”的设计可以使基础成本降低约30%。此外,项目引入模块化建造理念,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拼装,进一步降低建造成本20%~30%。
该项目名为“图强号”,是国家电投集团在海上风电领域承接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也是集团在漂浮式风电领域的“破零工程”,展现出“超大型、超高效、超可靠”的创新优势。项目搭载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20兆瓦抗台风海上风电风机,年发电量达5500万度,与16兆瓦机型相比,发电量提升超25%。其专为我国复杂的深远海环境设计,可在强台风等极端恶劣的海况下稳定运行,实现“台风刮不停”的连续发电。
陈庆斌表示,项目的目标不仅是完成技术验证,更是要推动漂浮式风电规模化、商业化落地。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前建成,并在阳江三山岛三海上风电场项目的海域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实证运行,为2028–2030年漂浮式风电规模化、商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与数据积累,助力国家深远海战略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曾滨、周绪红受邀现场或视频出席,阳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宁,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严航,江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景全,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永林,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副局长李秀友,金风科技集团业务副总裁张伟出席项目评审会及启动仪式,广东省科技厅等相关代表参加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