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国家电投投资、天顺风能建造的大型海洋牧场“龙宫”号在广东揭阳港顺利完成发运,启程前往揭阳海上风电场作业海域。作为粤东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风渔融合示范工程,“龙宫”号不仅标志着天顺风能在深远海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更开创了“风电+渔业”融合发展的全球标杆,成为天顺风能迈向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龙宫”号海洋牧场是国家电投揭阳海洋牧场支腿式(桁架式)重型网箱试验项目的核心装备。该平台采用桩基础固定方式,具备超强抗风浪性能,按照抗17级台风标准设计,配备了自动投饵、活鱼捕捞、网衣清洗、渔场智能监控等多项先进功能,兼具经济性、智能性与生态环保效益,为海洋牧场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龙宫”号项目的推进全程以技术创新与高效执行为核心。在设计阶段,项目团队以“科技赋能生态”为导向,构建了“风能-渔业-生态”三位一体的框架,攻克了多项行业技术瓶颈。期间,团队召开了30余次技术论证会,修改了50多稿设计方案,经过多轮验证最终完成了总体设计。在建造阶段,揭阳基地团队以“毫米级精度”推进项目,应对高温、高规格技术要求以及环保与效益平衡的压力,不断优化方案并采用先进设备,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建造,创造了同类项目的工期纪录。在验收与发运环节,项目按照海洋工程与渔业养殖的双重标准,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施工,一次性通过了专家验收。同时,针对台风、潮汐窗口期等挑战,团队凭借精准的预案高效完成了转运工作。
2025年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深海科技”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深海经济迎来了产业化加速期。当前,国家已启动“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部署海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并同步推进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而“龙宫”号的“风电+渔业”模式,正是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结合我国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超全球50%的产业基础,该项目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在高端海洋装备领域的优势,也为“蓝色粮仓”建设拓展了新的路径。
未来,天顺风能将以“龙宫”号项目为起点,持续深化海洋工程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国家海洋经济战略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助力我国在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洋经济领域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