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底,番禺油田今年已累计实施42井次井下作业,推动油田日产原油创下5年来新高,为南海东部油田的稳产上产持续贡献力量。
番禺油田锚定产量目标,统筹管控整体费用和各设施作业计划,全力推进新油田建产、老油田稳产。在开发井方面,多部门联合规划实施顺序,确保迅速部署;在调整井方面,在按产量高低顺序实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保留老井眼,以实现油井技术可采最大化;在措施井方面,优选产量高、工期短、见效快的井次进行作业。
在加大井下作业力度的同时,油田通过油井分类管控,让每口井都“各尽其能”。开发井在实施前,多部门联合优化指标和控水防砂方案,延长开发井低含水期。在调整井、措施井作业中,对有控水需求的井,作业人员全面应用智能分舱控水技术,延缓含水上升速度。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6井次。
作业人员按月分类跟踪油井运行情况,密切监测井下参数与生产动态。针对平台大修前后启停井情况,推动“Ⅰ、Ⅱ类开关井法”,先启工况正常井,待平台电网稳定后,再启绝缘低井及长寿井,从源头上减少电流冲击、避免单井关停。
海陆24小时沟通机制使得油田能第一时间组织工程师进行“会诊”并确定处理方案。今年以来,油田已减少临时躺井5井次,合计减少产量损失160吨/天。
在躺井修复工作中,油田从设计编制、作业资源、修井设备等多维度进行前置管理,将躺井修复等待时间从33天降低至21天。上半年仅通过躺井修复,油田已累计贡献产量近0.35万吨。
番禺油田将继续主动作为,深挖油藏潜力,夯实稳产基础,精细油井管理,抓好低产低效井精准治理,推动油田产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