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首届中国山东海洋高端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在青岛蓝谷盛大启幕

2023-04-11 12:13     来源:半岛全媒体、海洋之圈     海洋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

经略海洋,智汇深蓝。2023年4月10日,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山东海洋高端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在青岛蓝谷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以“智汇齐鲁 创赢未来”为主题,设置山东海洋人才高质量发展联盟揭牌仪式、签订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海洋人才协同发展倡议书、主旨演讲、海洋高技术与战略新兴产业研讨会、海洋人才交流洽谈会、涉海项目“揭榜挂帅”对接会、涉海人才创业项目对接会等板块内容,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系列活动,促进海洋研究交流碰撞,推动涉海涉蓝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吸引集聚海洋领域高端人才智力,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通过网络面向海内外人才进行直播,点击量近9.6万次。

多方携手,争做逐梦深蓝的“排头兵”

当前,青岛正着力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强化海洋人才集聚与科技创新,加快涉海市场主体培育壮大。

启动仪式上,山东海洋人才高质量发展联盟揭牌成立 ,崂山实验室、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以及全省涉蓝头部企业、科技金融等机构携手加盟。 联盟将致力于打造多层次的海洋产业人才融合协同发展合作平台,围绕海洋产业、人才、技术、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聚集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科技资本、教育资本等关键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各类要素高效配置协同发力,助推产业人才融合发展。

产才融合,敢为经略海洋的“先锋队”

主旨演讲环节,崂山实验室、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专家分别以“打造特色人才体系,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明月海藻人才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本次活动充分利用人才“引力”,组织召开海洋高技术与战略新兴产业研讨会,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何波围绕“无人潜航器技术与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国俊围绕“海洋光学技术领域发展情况”、山东中能华源海上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远林围绕“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技术及其综合利用”等主题研讨,吸引相关专家、学者等100多人共同参与,共谋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良策。专家们聚焦海洋学科前沿进行深入交流,为海洋强国建设出谋献策,共同助力海洋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精准匹配,勇当人才强国的“主力军”

活动现场组织涉海用人单位推介并集中发布人才岗位需求,与意向人才现场沟通交流,进行精准人岗匹配,千余名高校毕业生和海洋人才现场参加。

经略海洋的根基在产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在项目。本次活动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市百余家涉海单位征集人才岗位需求和项目需求,囊括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产业、海洋医药、海洋智能装备、涉海先进制造等领域,形成“揭榜挂帅”涉海项目榜单 ,共征集涉海“揭榜挂帅”项目需求39个、涉海人才创业项目12个 ;发布涉海高层次人才岗位540个 ,需求2900余人 。对接会上,项目需求单位进行现场项目推介和路演,与有合作意向的专家、人才团队、企业进行对接交流。对接会有力推动了高校、科研机构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高智力成果向企业输出,促进了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双向对接,凝聚了海洋产业发展的合力。

此外,活动还举办了涉海人才创业项目对接会,对涉海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进行集中路演,邀请海内外知名基金管理人、行业专家、创业导师、投融资专家和创业园区负责人组成评委阵容现场点评,同时确定产业基金重点投资项目,推动资本与智力的深度融合,探索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下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逐条梳理涉海涉蓝单位的人才和项目需求,采取赴外专场招聘、靶向对接洽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参与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海洋人才交流和项目对接系列活动,做好后续跟踪服务。着力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海洋人才中心城市,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青岛力量。(记者 张昌威 通讯员 吕鸿飞。)

推荐阅读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促进中国软实力提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引,也要为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服务。 应该把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作为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不能缺少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随着软实力重要性的愈发提升,文化建设与海洋经济、军事实力建设是同等重要的。就其对内对外吸引力和凝聚力而言,海洋文化建设更重要。 2023-04-11

聚焦“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全力以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过去一年,海油工程牢记总书记嘱托,聚焦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全力以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动担当作为,为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力量。01深水油气技术源头解卡海油工程以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为主线,以重大工程为载体,自主技术实现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的提升。单点系泊系统、深水半潜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工程技术等10项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取得系列成果,基本掌握了1500米级水下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基本具备了1500米级水下系统... 2023-04-11

中国海油:能源报国新征程 矢志一流再攀峰

距离海南岛150公里深海一号生产平台巍然矗立,如今这个中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保持高产稳产之势累计产气量已突破30亿立方米。不负殷切嘱托 奋楫蓝海潮头总有一些时刻,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考察时视频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诚挚问候一线海洋石油工人,嘱咐他们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 2023-04-10

关于召开2023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高端研讨会的通知

汇聚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领域高端智力,搭建海洋环境保障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业务系统开发和信息产品研制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我国自主保障能力提升,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2023-04-06

海油工程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近日获悉,由海油工程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 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第2部分:非粘结挠性管系统》(GB/T 21412.2-2022)(以下简称非粘结挠性管系统)已于202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由海油工程、中海油研究总院共同起草完成。非粘结挠性管系统标准共包括非粘结挠性管设计、材料、制造、测试、文档、标识和包装的七个方面的最低技术要求。适用情形带端部配件的非粘结挠性管;甜性和酸性介质,包括油、气、水和各类化... 2023-04-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