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风能发电系统 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一体化计算分析导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会暨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07-28 11:02     来源: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海上风电漂浮式海上风电
7月23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风标委”)组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规总院”)牵头制定的《风能发电系统 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一体化计算分析导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会暨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来自整机制造商、业主单位、海缆生产厂家、检测机构及中电建中南院、华东院、北京院、三峡上勘院、中海油、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大连理工大学等28家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风标委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工程师兼南方大区总裁翟恩地主持。

会议伊始,主持人翟恩地首先对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着重强调,行业的进步离不开同行间的紧密协作,因此呼吁大家在本次会议及未来的交流中,进一步加强相互支持、深化信息互通,以共享经验、共促发展。

作为本次会议核心议程之一,水规总院高级工程师李帅详细介绍了启动会后标准编制情况,并就意见汇总及采纳情况等作了具体说明。全体与会专家逐一对意见处理结果进行了复核确认,同时围绕基础结构弹性建模要求与海生物参数取值标准、整机模态分析要求等尚存争议的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明确提出,标准需立足大型化、深水化风电发展趋势,为降本增效与新材料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此外,标准编制工作组应整合本次会议意见,抓紧完成草案修订完善工作,形成送审稿,为标准后续的送审、报批环节奠定扎实基础。

技术交流研讨

在标准编制讨论之外,与会专家聚焦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与突破方向,从设计制造、精准检测、高效运维及全链条标准化建设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行业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厘清了路径思路。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设计院总工程师钟耀,在题为《漂浮式风电设计进阶驱动下的标准推进思考》的报告中指出,随着漂浮式风电向深远海规模化发展,国内技术仍处于单机示范阶段,面临设计软件依赖国外、基础型式单一、安全标准缺失等挑战;对此,报告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包括构建覆盖“设计-建造-运维”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极端台风适应性技术研发、推动与海洋能、氢能等领域的多产业融合创新,以及通过技术迭代验证机制降低度电成本和项目风险,这些举措将为中国漂浮式风电商业化进程提供核心支撑,加速推动技术成熟与产业升级。

1月22日,新版IEC 61400-3-2:2025《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本次修订深度整合了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组设计要求(IEC 61400-3-1)的核心技术内容,并针对漂浮式机组的独特特性完成了全面升级迭代。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漂浮式总体设计师李红梅从国际标准转化工作视角出发,对标准进行了系统解读。其报告不仅详细梳理了机组外部环境条件、主体结构设计、锚固系统设计、混凝土构件设计、控制系统优化及浮体稳性分析等内容的更新,还深入分析了标准修订对动态海缆系统与系泊系统带来的技术影响等热点问题。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业务经理雷宇,在分享中详细阐述了《漂浮式风电机组模型实验关键技术与标准规范》。我国自2013年起已先后建成5台漂浮式风电机组样机,在机组建设过程中显现出了结构耦合性强、性能要求多元、抗台风标准高、多学科深度交织等多重挑战,亟需攻克核心技术以支撑规模化开发需求。因此,物理模型实验成为了海上漂浮式风机开发的核心环节与必经之路。具体来看,全物理试验是基于弗劳德相似律进行缩尺设计,通过圆盘模拟、几何相似叶片或推力相似叶片等实现气动载荷模拟,但当前仍存在雷诺数不匹配、风场模拟失真、叶片超轻量化难度大等技术瓶颈;混合试验则是通过融合数值模拟与物理子结构技术突破尺度限制,但仍面临系统延迟与计算精度把控的双重挑战。针对上述问题,华能清能院已启动相关标准研制工作,牵头制定了国内首个团体标准《漂浮式风电机组缩比模型水池试验规范》,旨在攻克大容量漂浮式风电机组试验技术瓶颈,为其规模化开发提供可靠的试验验证支撑。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并网技术室副总工程师刘文亮简要介绍了《风能发电系统 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升压系统技术规范》的预研情况。升压系统作为漂浮式风机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精准破解深远海风电开发的核心矛盾 — 即因选址偏远导致的电能传输损耗大、工程成本高等关键问题。该标准的制定也将明确其在振动、防腐、绝缘等方面的严苛要求,通过突破海洋动态环境中电压稳定性控制难、设备腐蚀防护与维护成本高等行业难题,为我国深远海风电的规模化开发与商业化运营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此次会议既是国家标准编制的重要节点,也是行业技术智慧的集中碰撞。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漂浮式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规模化发展,需以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为引领,以核心技术突破为支撑。未来,需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重点攻克风电机组适配性、浮式平台稳定性、动态海缆抗疲劳性、系泊系统成本控制等关键挑战,凝聚创新合力,为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推荐阅读

英国启动新项目用于降低浮动海上风电动态电缆和系泊系统的故障与维修成本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英国启动了一项新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浮动海上风电场中系泊线和动态电缆的有效性。历史上,单次石油生产资产的系泊维修成本已超过4亿英镑(约合5.42亿美元;4.61亿欧元),而电缆故障占英国海上风电保险索赔的70%到80%,这些数据来自委托该新项目的海上可再生能源(ORE)加速器。系泊缆和动态电缆监测及更换方法项目将由ORE加速器的浮动海上风电卓越中心、阿波罗工程公司和DOF水下工程英国公司共同执行。ORE表示,浮动风电行业... 2025-07-28

中国华电发出“绿动蓝海”联合行动倡议,共谋海洋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

7月24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联合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海洋能源创生态,双链融合谋未来”为主题,向50余家与会中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优势企业,发出“绿动蓝海”联合行动倡议,共谋海洋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 2025-07-28

广东省北部湾海上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运达助力湛江海上风电产业腾飞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3日,广东省北部湾海上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北部湾海上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湛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钢,广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贺宇,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黄江江,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陈棋及合作企业高管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省北部湾海上风电发展有限公司由广东能源集团、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联合湛江城发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共同组建。这一举措是湛江市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产... 2025-07-25

电气风电与华能清能院共探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路径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3日,电气风电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勇一行到访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华能清能院),与华能清能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卫东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双碳背景下海上风电、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与风光储氢一体化绿色科创示范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王勇表示,近年来,电气风电凭借自身在产业门类、技术能力、品牌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全方位布局新能源产业板块。电气风电在海上风电、光... 2025-07-25

加快培育壮大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 中国海油全力奋进新征程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2日,中国海油2025年领导干部会议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精简务实,以五个坚持、五个推动全面总结了上半年的主要成果,同时以六个聚力攻坚精心部署了下一步重点工作,为中国海油全系统锚定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会后,《中国海洋石油报》记者深入生产现场、走进基层一线,记录下广大海油干部员工的感受与思考。从渤海之滨到南海之畔,中国海油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围绕产业升级、新能源布局、管理创新等关键领域积极实践,全力加快培育壮... 2025-07-2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