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悉,该项目涵盖 BH-EPIC 1 和 BH-EPIC 2 两个核心标段,涉及全链条 EPC 服务:从项目管理、详细设计、设备采购,到现场建造、跨区域运输、海上安装及最终调试,覆盖波斯湾海域约 100 公里处的 Bul Hanine 油田全域。工程内容包括 60 余个海洋油气设施单体、40 条海底管缆的新建铺设,以及在役平台改造、弃置平台拆除等复杂任务,钢材加工总量超 13 万吨,相当于 18 座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其业务覆盖广度与技术复杂程度均创下国际海洋工程领域新纪录。项目将于 2025 年 10 月正式生效,预计 2031 年 6 月竣工,期间设置多重阶段性里程碑,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这一重大合作的落地,源于中卡双方长达十年的信任积淀与产业契合。作为卡塔尔全资国有能源巨头,QatarEnergy 掌控着全球顶级油气资源,业务覆盖从勘探开发到炼化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正通过百亿级投资推进老油田再开发,Bul Hanine 油田作为其战略核心项目,目标将日产量从 4 万桶提升至 9 万桶,巩固卡塔尔全球能源供应枢纽地位。而海油工程凭借此前在卡塔尔 NFA、NFPS COMP2、ISND5-2 等多个标杆项目的成功交付经验,逐步构建起符合中东市场标准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成为卡塔尔能源公司最信赖的中国合作伙伴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10 月 13 日,该项目已在天津、新加坡同步召开启动会,通过 “中国 - 新加坡 - 卡塔尔” 三地协同模式,首次实现中国高端装备、自主技术标准与跨国资源的深度整合。海油工程国际工程公司总经理刘瑞表示,作为驻津央企,公司将充分发挥国内全产业链优势,把标准化设计、数字化转型成果融入项目建设,同时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 “出海”,形成从装备制造到工程服务的完整产业输出链条。这种 “技术 + 产业 + 服务” 的一体化输出模式,正是中国企业从中东能源工程 “参与者” 向 “引领者” 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从区域战略来看,该项目是海油工程中东市场布局的关键突破。近年来,公司以中东为 “桥头堡”,不仅与卡塔尔能源公司深化合作,更跻身沙特阿美长期协议承包商名单,参与阿布萨法、哈斯巴等多个重点项目,并计划在沙特新建海上制造基地,深化本地化服务能力。此次 Bul Hanine 项目的签约,与中油工程、石化油服等企业近期在中东斩获的百亿级订单形成合力,标志着中国油服企业已从传统分包商升级为国际 EPC 总承包主力,打破了欧美日韩企业在中东高端能源工程领域的长期垄断。
在 “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深化的大背景下,该项目更具有标杆意义。当前,“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已扩展至 34 个成员国,《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9)》明确提出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合作。Bul Hanine 项目通过整合中卡两国资源优势,既助力卡塔尔实现老油田绿色高效开发,又为中国能源装备、工程技术走向全球提供了可复制的 “中国方案”,推动中卡合作从单纯能源贸易向全产业链伙伴关系升级。
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萨阿德・卡比此前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 LNG 进口国,与卡塔尔的能源合作具有天然互补性,双方在油气开发、LNG 运输等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此次海上 EPC 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拓宽合作维度,为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供应注入 “中卡合力”。海油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中东市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产业链协同为支撑,为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提供更优质的能源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书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