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粮仓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11日,中国水电四局承建的首个深远海综合养殖平台阳西一号在阳江公司正式动工。阳江市委副书记雷玉春、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等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平台亮点:• 规模:6万 m³水体,长100 m、宽36 m,桁架式结构• 模式:1+30+N深远海智能养殖体系• 功能:集成智能监测、自动投饵、海水淡化等全系统• 产能:单周期可出栏优质海鱼200万斤,全面革新传统养殖开工仪式上,设计、建造及运营
2025-07-14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7日,全球首台风渔融合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成功完成第三季度养殖示范投苗。这标志着明渔一号将踏上新的征程,开展高附加值鱼种探索,搭建高端品牌营销产业链,为绿色能源 + 蓝色粮仓创新模式进一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和实践样本示范。作为全球风渔融合领域的标杆示范项目,明渔一号在前两季已圆满完成养殖可行性探索与规模化养殖试验验证,积累了宝贵的试验数据和实践经验。本季养殖,明渔一号将聚焦石斑鱼、胡椒鲷、斜带笛鲷...
2025-06-09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28日,珠海市海洋集团投资建设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标准海 样板区(隘洲)项目正式开园投产。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珠海深远海养殖产业即将迈入 牧场模式标准化、智能装备集群化、陆海联动产业化 的全新发展阶段,为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创新 标准海 模式,破解产业痛点现代化海洋牧场被誉为 蓝色粮仓,然而,传统养殖模式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多问题,如 用海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产品供给低效、抗风险能力低 等,这些...
2025-05-30
碧波之上,一座座现代化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昂然挺立,为“蓝色粮仓”增添丰饶储备;一台台自主研发的海洋装备制造成果惊艳亮相,不断拓展海洋开发的深度广度;一片片红树林生机盎然,筑起强大的生态屏障……坐拥2.39万平方千米蔚蓝海域、455.2千米绵延海岸线的广东汕尾,近年来坚持走好“海洋强市”之路,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禀赋,构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滨海旅游”三位一体海洋产业格局,奋力打造“海上新汕尾”。
2025-05-08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海上风电!作为全球最大风力发电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向海争风,敢为人先!从全球首个潮间带试验风电场,实现我国海上风电从0到1的突破。到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塑造“绿色电力+蓝色粮仓”新范式。不断推动海上风电近海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示范化开发,跑出了国能“加速度”!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国家能源集团公司海上风电重点项目!
2025-03-24
日前,由珠海市海洋装备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桁架式深远海养殖平台“伶仃牧场3号”在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隘洲岛海域成功完成安装布放 。作为珠海“标准海”示范产业园(隘洲)项目(下称“隘洲项目”)的关键一环,这一进展不仅标志着珠海深远海养殖技术迈入新阶段 ,更为粤港澳大湾区“蓝色粮仓”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2025-03-17
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青岛建设现代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力点,也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突破口,必须健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增强城市综合枢纽能级,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国家级“蓝色粮仓”发展典范、全球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全国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样板,加快提升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实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岛新篇章”提供重要支撑。
2024-12-13
山东青岛加速布局海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金秋时节正值捕捞旺季,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近5万亩现代海洋牧场,每天约20吨的鲈鱼、鲷鱼、黄鱼等鲜鱼销往全国各地。打造“蓝色粮仓”,青岛建成21处国家级海洋牧场,投入“深蓝一号”等深远海智慧渔业养殖装备,年产水产品达100万吨。
2024-10-29
潍坊昌邑市积极探索建立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评价与规划技术体系,为山东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样板,构建“绿色经济+蓝色粮仓” 立体开发的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新模式。
2024-08-12
8月8日,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湛农1号”下水仪式在雷州市企水镇举行,6.2万立方“巨无霸”助力“蓝色粮仓”建设,有效提升湛江深海养殖装备水平,加快推动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湛农1号”座底式智能养殖平台由湛江农发集团投资建设,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广东首台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座底式桁架可升降智能养殖平台。“湛农1号”平台总长90米、宽58米、高12米、柱腿高达47米,由3组“日”字形模块共6个网箱组合而成,每组模块由两口正方形的桁架组成,网箱下水后可提供6.2万立方的养殖水体。该养殖平台可实现分区升降,有效降低
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