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海油研究总院申报的“一种海洋平台泄漏可燃气云团体积预测方法及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能够较快速地预测可燃气云团体积,并结合风频数据,获取可燃气云团体积分布频率,为海洋油气平台火灾/爆炸定量风险评价提供基础输入,保证后续开发作业安全高效展开。
2024-03-20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9日,中海油研究总院研发的“一种海上平台火炬气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获国家发明专利。海上平台火炬系统作为工艺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用于燃烧处理平台无法处理的富余或难以利用的伴生气/天然气。随着海洋油气开采力度加大,对油气开采集输过程“碳减排”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针对传统工艺无法将火炬燃烧气再利用的问题,研究总院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火炬气回收系统,通过在原火炬系统气相出口增设安全阀组、回收支路、回收增压装置,可实现常规火炬气的充分回收利用,做到了海上平台常规“零燃排”
2024-03-20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在刚刚闭幕的2024年国际海洋石油技术会议(OffshoreTechnologyConferenceAsia,以下简称OTC亚洲)上,中国海油两项油气技术斩获OTC技术大奖。这是我国油气技术首次获得该奖项,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技术创新成果在行业前沿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2024-03-19
近年来,双金属复合管在国内海洋油气集输管道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实现了海洋复合管的国产化制造,也突破了海洋复合管全自动焊接技术,海上全自动焊接的效率和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仍有很多技术工作有待完善改进,主要体现在:
2024-03-15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2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建造完工,该工程刷新了结构高度、重量、作业水深、建造速度等多项亚洲纪录,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自主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推动我国深水油气能源开发、加快能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总裁孙福街表示,固定式导管架平台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主要由导管架、桩...
2024-03-13
水下爆燃合法是水压复合工艺的一种延伸,它利用液压动力管产生的瞬间化学能以爆轰波的形式通过水传递给衬管,使衬管发生扩径塑性变形,基管发生弹性变形,爆轰完成后,基管的回弹量大于衬管,从而使基管与衬管紧密贴合,达到过盈复合状态。西安向阳航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该工艺生产了X65/316L双金属复合管。该工艺由西安向阳航材公司自主开发,制造的产品在国内外陆地和海洋油气田集输系统获得广泛应用。
2024-03-11
海洋腐蚀环境极其恶劣,如海水酸碱性、盐度、温差以及溶氧量等,海底管道在海流高流速下易造成冲刷腐蚀,低流速下易沉积引起沉积物腐蚀,与海水中微生物接触易出现细菌腐蚀。另外,海洋油气田中的腐蚀介质也非常多,如二氧化碳、硫化氢、有机硫化物、盐类、地层水、矿物质及氧等。海底管道与这些强腐蚀介质接触容易产生各种腐蚀问题。
2024-03-08
柔性管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复合材料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已具有明显的竞争力,是金属材料的优越替代者。海洋油气管道承受恶劣的腐蚀环境和复杂的载荷条件,需要复合材料发挥抗腐蚀、抗疲劳、轻量化等优良的性能特点,其中柔性管是海底管道中应阳多的复合材料管材。
2024-03-0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作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军,迄今为止,投资建设的海底管道达280余条,总里程超过了5000km,在海底油气输送管道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海底管道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在渤海海域,中石化胜利油田先后建成了170多条海底管道,总长度超过360km。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陆上管线建设,渤海月东油田海底管道被视为中石油进军海底管道建设领域的开端。
2024-03-04
水下防喷器在服役时主要需要克服高压、腐蚀和低温等悉劣环境条件的制约。水下压力与水深成正比,随着海洋油气开采不断向深水发展,水下防喷器组的服役环境愈加恶劣。目前,海洋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在3000m左右,水下防喷器组服役时是在海底,与井口头相连,处于周围环境水的高压下,因此,要求水下防喷器组本体材料必须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耐高压。
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