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上平台新闻

渤海油田渤南油田群累产油气当量突破1亿吨

海洋能源网获悉,恭贺渤南油田群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亿吨大关。渤南油田群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10亿吨。自1989年第一个油田投产以来,共建成14个在生产油气田,目前拥有54座海上平台、超1000口开发井,日产油气当量超27500吨,是渤海油田的主力产区。渤南油田群地质构造复杂、油藏类型多、勘探开发难度大。中国海油先后攻克了深埋潜山油气成藏机理、凹陷带浅层岩性勘探技术等多个世界级难题,在该区域接连发现包括垦利6-1油田... 2024-09-12

中国海油“新员工”首次下海进行清扫作业!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培养的新员工——善于下海打扫卫生的ROV(水下作业机器人)成功完成了涠洲12-1A平台海生物清理项目,作业人员稳坐控制室远程遥控操纵机器即可进行全面清扫。海上平台支撑结构、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船体等水下设备设施是海洋油气开发处理的重要装置,因长期浸泡在海水中,这些装置底部成为贝类、藻类和藤壶等海生物的聚集地,大量海生物的附着、繁殖和生长,不仅增加了平台负重、加速表面腐蚀还增大了平台受海流... 2024-08-23

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乌石23-5油田首次原油外输作业圆满完成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18日,装载约2.5万吨原油的天鹰座轮缓缓离开广东省雷州市乌石终端原油外输单点水域,标志着乌石23-5油田群首次原油外输作业圆满完成。乌石23-5油田群位于北部湾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8米,由2座海上平台、1座陆地终端组成,是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并首次将油气从两千米的海底引上雷州半岛,也是北部湾首个实现生产水零排放的油田,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低碳化转型起到示范作用。乌石23-5油田群预计2026年将实现日... 2024-08-20

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全球首套海上兆瓦级ORC发电装置成功交付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13日,全球首套5MW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在天津完成测试,即将在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中示范应用。此次成功应用标志着海上油气田电站在烟气余热利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更对实现双碳目标下的海上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具有里程碑意义。电站是海上平台的心脏,通常由自产油气燃烧提供电能,但此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高温烟气,成为海上油气开发主要的碳排来源之一。该余热发电装置利用电站运行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作为热源,装置中... 2024-08-14

Sleipnir 船即将开始安装索非亚海上变电站

海洋能源网获悉,Heerema Marine Contractors 的半潜式起重船 (SSCV) Sleipnir 预计将在几天内航行到英国索非亚海上风电场,以安装该项目的 HVDC 海上变电站平台。据悉,Sleipnir将于8月10日左右开始工作,并将安装销桩和导管架基础,以及转换器平台的顶部。重型运输船 (HTV) GPO Sapphire 正在前往索非亚项目现场的途中,船上有海上平台和导管架,而销桩将在 Wagenborg 驳船 9 号上运输。Heerema Marine Contractors 2024-08-08

中海油自主设计实施我国首个关断阀控制电磁阀电流在线监测项目于南海海上平台正式投用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中旬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自主设计实施的我国海上首个关断阀控制电磁阀电流在线监测项目,在南海东部番禺30-1平台成功投用。该项目投用突出了传统设备的功能局限性,为海上油气安全生产提供了新装备。依托番禺30-1平台中控系统升级改造时机成功上线电磁阀在线实时监控功能,该功能的实现为电磁阀质量监控故障预知与诊断提供了更准确的判断依据,保障了油气安全稳定生产。后续,攻关小组将持续对设备的应用效果进行跟踪,根据... 2024-08-05

TenneT扩大与Intertek在北海海上风电网连接方面的合作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Intertek Metoc与(TSO)TenneT签署完整的框架合同,其中包括北海海上风电网连接海上调查、运输和安装(T&I)以及海上平台结构的技术检查、维修和维护(R&M)工作、海底电缆安装和维修活动的专业客户代表。这些调查包括地球物理和岩土工程电缆线路调查、未爆炸弹药调查以及识别和清理作业、海底电缆深度测量、侵蚀研究以及岩土工程勘探钻探。TSO正在将荷兰和德国北海的海上风电场连接到这些国家的陆上电网。TenneT 预计... 2024-07-30

50Hertz 授予Dragados Offshore和西门子能源29亿欧元合同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50Hertz 授予Dragados Offshore 和西门子能源组成的团队一份价值 29 亿欧元的合同,用于设计、建造和安装两个电力转换站。该团队的工作范围包括为北海的LanWin3电网连接项目提供海上变电站和陆上变电站。该合同为EPCI合同,包括所有工程服务,必要组件的采购以及海上和陆地系统的建造、运输和安装。海上平台将在西班牙南部加的斯的Dragados Offshore船厂建造,而变流器的高压直流(HVDC)组件将由西门子能源在欧洲生产基地... 2024-07-22

WindEurope报告:超过25%的欧盟海上风电平台由荷兰工程公司Iv设计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9日,荷兰工程公司Iv援引WindEurope报告的信息称,该公司设计了欧盟所有海上风电平台的四分之一以上。在欧盟截至 2023 年底安装的 19 吉瓦海上风能中,Iv 已在海上平台上参与了约 5 吉瓦的项目。该工程公司的设计可以在荷兰 1.4 GW Borssele 海上风电场、Borssele Alpha 和 Beta 平台以及德国海上电网连接 DolWin1 和 HelWin2 的海上电网连接站点看到,其中 Iv 交付了 Dolwin Alpha (800 MW) 和 Helwi 2024-07-11

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正式投产!

海洋能源网获悉,今天(28日),在福建莆田南日镇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正式投产。平台不但能产生绿色电力,还是一座“蓝色粮仓”,实现了发电养鱼两相宜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 随着直径130米的巨大叶轮缓缓开始转动,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海上平台“国能共享号” 正式投产,为千家万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所谓风渔融合,说的就是这个风电平台,它可以做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 ,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镜到底,看个明白。按照设计要求,在整个平台的中间围出了一个六边形的水池,下面挂上了双层的养殖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