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17日,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EPCI工程在南通隆重举行开工仪式。上海海兰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法军、中交上海港湾院党委书记王光健、南通海洋公司总经理唐建明、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华等领导共同出席并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作为全球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海底数据中心零碳新基建标杆项目,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将助力上海在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化领域迈向国际前沿水平,为我国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16亿元,建设总规模为24兆瓦,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示范项目规模为2.3兆瓦,设计PUE(电源使用效率)不高于1.15,绿电供给率超过9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并重建陆上集控中心,新建1座立式数据舱,以及敷设2条35千伏主海缆。
凭借其全球领先的绿色算力创新方案,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于今年4月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该项目实现了“海上风电直供绿电+海水自然冷却”的双技术融合创新,将海洋冷却、风电供能、模块化建设与智能化运维深度融合,形成了一种颠覆性的绿色算力解决方案。通过充分利用海上风电资源,该项目将为海底数据中心提供绿色、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借助海洋冷源的冷却优势,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实现海上绿电与海底算力的协同发展,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
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沿海地区算力的绿色发展,优化算力布局,并进一步促进算力与电力的高效协同和产业融合。它将为我国沿海地区及海上丝路算力建设提供良好的示范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