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赛迪安 | 中国海油这一数智化科技实现突破

2023-04-10 13:57     来源:石油Link     赛迪安 中国海油
4月6日,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技服)自主研发的“赛迪安”数智化安全品牌相关技术顺利取得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

经天津市科技局认定,“赛迪安”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系列成果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关键核心技术和应用,整体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 近年来,安技服沉心躬身布局深耕数智安全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赛迪安”品牌的成功塑造将助力安技服跻身“智慧大安全”的世界一流水平!

系统数智安全功能模块伴随着全球化“智慧大安全”的发展趋势及国家对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新要求,在近四年的自主探索攻关过程中,安技服坚定走出一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跨越之路。

定位功能模块“赛迪安”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按照最新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融合数字化技术和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将法规标准、国际一流安全理念和良好实践固化在功能模块上,建立了统一的集成规范体系和安全运维保障体系。

重大危险源检测模块该平台技术主攻生产和管理环节,通过接入企业实时监测、视频监控、人员定位、设备状态、特殊作业等数据,实现基础信息、重大危险源、双重预防机制、智能巡检、人员定位、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等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成功解决了传统安全风险管控手段“看不住”“管不全”“控不好”的问题。

突破一:打破国际垄断,冲破数智安全集成技术壁垒,增强国产数智话语权。 长期以来,国外行业巨头掌握着数据集成接口规范及标准控制权。

“赛迪安”则针对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异构、网络连接分散、接口不兼容等难题,在行业内第一个将通用性网络协同机制拓展为接轨国际的集成扩列模型,实现了不同安全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静态-双重预防机制智能化建设通过构建贯穿企业风险管控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与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破解数智安全行业标准设计、数据共享、系统组合、产品集成等一系列“卡脖子”难题。

突破二:多维风险分析,完善多领域安全管理框架,赋能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面对企业大量存在的“小、散、杂”信息系统,“赛迪安”研究了涵盖人员状态、地理信息、物理属性、生产作业、设备设施等多个维度的系统及其关联数据的分析方法,深化融合了包括电子计算机、大数据、智能制造、物联网及QHSE管理等在内的工程科学、管理科学专业技术,创新发展了多领域交叉风险管控的安全管理框架,在化工、电力、建筑、海洋石油等典型领域成功开展了应用验证,其在人员定位、隐患识别、风险预警、作业管控、智能巡检、设备设施管理等复杂环节的功能表现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突破三:按需拓展功能,丰富多场景核心技术模块,助力企业智慧安全搭建。 直击传统安全管控方法陈旧、手段单一、效率低下、重复管理等痛点,“赛迪安”在符合国家关于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要求的前提下,围绕重大危险源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化工园区封闭管理、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等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丰富拓展了5个大类200多项核心功能模块,打造企业适应国家、政府和行业规范及IOS体系要求的安全治理闭环,实现可视化的数智安全标准管理、运行和维护。

“赛迪安”突破了传统安全风险管控的瓶颈,不仅实现了安全管理全要素的深度信息化互联,增强了化工园区及企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让“预警更主动、监管更精准、资源更集中”,并能协助政府形成一套规范的监管机制,为持续提升监管效率、效果提供“智慧大脑”。

现场应用试验目前,该品牌已形成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2项,学术论文21篇,注册商标1个,融合可定制化、高集成的风险管控智能化平台系统10余套,并已在中国海油系统内外30余家单位成功应用,被多个政府部门及大型化工园区列为“数字生产+智能监管”的重点装备产品 ,为推动全国安全数字化转型,形成发展和安全协调共进、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持续贡献“海油智造”的力量。

推荐阅读

中国海油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进展

中国海油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位于海南省东方市西侧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503.5MW ,分两期建设。 一期工程(CZ7-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约29km,场址面积约60km2,水深位于11~44m之间,装机容量为603.5MW,拟设计安装71台单机容量为8.5MW的WTG230-8500型风力发电机组。 2023-04-10

夯实基础研究!中国工业大奖“深海一号”工程背后的“中国理论”

近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深海一号大气田于2021年6月25日正式投产,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天然气田,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超深水大气田,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最大井深4000米,探明天然气储量超1000亿方,可供一个地级市(人口200-300万)生活用气300年。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从水深300米跨越到1500米,也标志着我国油气勘探向深海、远海迈出极... 2023-04-10

中国海油:闪转腾挪,“大块头”成功吊进“小”钻台

近日,中国海油在渤海海域海洋石油924钻井平台上,由16人组成的起重作业团队历经4小时奋战,顺利将5吨重的涡磁刹车吊进区域狭小的钻台。 2023-04-10

中国海油:能源报国新征程 矢志一流再攀峰

距离海南岛150公里深海一号生产平台巍然矗立,如今这个中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保持高产稳产之势累计产气量已突破30亿立方米。不负殷切嘱托 奋楫蓝海潮头总有一些时刻,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考察时视频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诚挚问候一线海洋石油工人,嘱咐他们注意安全、保重身体。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 2023-04-10

中国海油海上风电项目“多点开花”!

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2年公司重点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首座离岸距离100公里以上、水深100米以上的“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中国首个直接为油田生产设施、高渗透率直接供电的分散式风电项目蓬莱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启动。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得核准。此外,成功获取上海金山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2023-04-0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