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油众创:钻井地质力学团队应运而生

2023-04-03 10:44     来源: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 深海一号 海上作业平台油气勘探
在中国海油集团公司首届“海油众创”优秀典型选树活动中,研究总院“钻井地质力学研发-设计-作业零距离品牌技术创新”项目组取得佳绩,荣膺金牌实践团队,在这背后都有哪些经验秘籍?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向深层挺进,“高温高应力、地层硬、钻速慢”的极端地质环境掣肘油气开发,作业现场面临巨大压力,总院科研人员也感受到极大挑战。在海油众创这个“孵化器”里,钻井地质力学团队应运而生。

01 基础研究支撑方案设计

海上大位移井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平台数量,大范围控制含油面积,但延伸极限受制于机械、水力和地层三大影响因素,其中地层延伸极限是关键因素,如果能卡准极限范围,尽量延长水平位移,才有可能减少平台数量,提高项目效益。

这是当前多个生产项目的效益制约点,同时也地质力学团队的主要攻关方向,“现有延伸极限的评价方法是否高估了风险,水平位移能不能再度延长?”头脑风暴会上,大家各执一词,谁也不能说服谁。“要创新,但不能硬创新,得有说服力,不能拍脑袋”。

在大家理不清思路时,团队导师谢仁军总会加入讨论帮助大家点明问题所在:“能不能更科学的考虑载荷与周期双重影响,根据深部地层真实环境,建立一套更准确的评价新方法。”他鼓励团队换个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既要敢想敢为,又要善作善成。

“之前将风险按照1+1的模式简单叠加太保守,把重复考虑的剔除,再试试看”,大伙谋定而后动,有的负责基础实验方案,有的负责数值模拟,各自发挥所长,一起建立了新的更符合地层沉积环境的评价方法,揭示并澄清了原来被高估的风险,成果也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目前,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深海一号”二期、恩平、番禺等基本设计项目,支撑深水开发井控制范围由1000m拓展至3000m,节约了“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钻井中心数量,降低了开发成本;支持水平位移8100m的恩平21-4油田、水垂比5.20的番禺19-1油田等一系列高难度方案通过论证,在安全的基础上避免“过度设计”,源头降本效果凸显。

02 科研成果服务现场作业

“现场之所需,科研之所向”,2022年夏天,南海东方1-1气田钻机轰鸣,一口高温高压水平井处于关键作业节点,后续可能面临井下复杂风险,海南分公司通过区域工作站联系总院进行现场支持。以众创成员为主的支持团队立刻飞赴海南,然而,落地伊始就遭遇了海口疫情爆发,打乱了原来的出海计划,“屋漏偏逢连夜雨”,台风“木兰”也紧接着登陆海南,突如其来的困难接二连三。

“台风期间又有疫情,大家注意安全,做好防护”,钻井室主任吴怡是团队的“稳定器”,他叮嘱驻留海南人员,“配合当地防疫安排,如果家中有困难,组织是坚强后盾”。

几天之后,台风终于散去,疫情却仍反复不定。分公司附近酒店一家一家被援助医疗队征用,大家配合防疫,一次一次找更远的住处。在需要去资料库查阅时,公交出租仍然停运,于是大家只能每日徒步往返。通过不懈的坚持,团队与作业者一道实现了“防疫、安全、生产”三不误,保障了这口高难度井顺利完钻,非生产时间为零。

03 “众创”成果,分享于“众”

“勤于总结,乐于分享”是这个团队的鲜明标签,负责人袁俊亮在项目总结收尾时恰逢“好课程、好讲师”大赛开幕,其中“构建新员工专业技术课程体系”的主题,让他眼前一亮—— “海油众创的成果需要推广,经验知识更应该被分享,大家共同提高,何乐而不为?”

他迅速报名参赛,整理思路,在一轮轮的打磨中将研究成果逐渐梳理清晰。在夜深人静之时,录制、剪辑视频课程——《钻进地球深处》,内容涵盖了项目主要创新点,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钻井地质力学知识。经部门推荐、专家评审,课程获得2022年度总院“好课程”大赛一等奖,目前已上线“海学网”总院站点。

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团队也收获了“满满价值感”,不断有新员工朋友表示,“众创成果以课程的形式表现,通俗易懂,解答了我们之前的许多困惑”,达到了“夯实专业基础,助力科研起航”的目的。

04 创新更凝心 激发青年活力

团队积极吸纳优秀团员加入,90后团员庞照宇就是其中代表。入职不足5年的他已经出色的完成了多个生产项目,同时在钻井提速等方面也不遑多让。“最近和高校交流,运用大数据手段优化钻参方面,我有新的idea”,凭借对数据驱动的浓厚兴趣,他信心满满并且打算在今年牵头申报海油众创。

未来,团队将继续总结经验,组建不同专业特长、不同年龄层的人才梯队,推动成果转化,更好的服务现场,为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众创”力量。

推荐阅读

夯实基础研究!中国工业大奖“深海一号”工程背后的“中国理论”

近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深海一号大气田于2021年6月25日正式投产,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天然气田,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超深水大气田,平均作业水深1500米,最大井深4000米,探明天然气储量超1000亿方,可供一个地级市(人口200-300万)生活用气300年。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从水深300米跨越到1500米,也标志着我国油气勘探向深海、远海迈出极... 2023-04-10

上海局勘探225轮完成大型拖航作业

近日,上海局勘探225轮在祖国南海,昼夜连续作业整整5天,克服了恶劣海况等多重不利因素,将南海七号平台从东方工区拖带至300海里外的文昌工区新井位,并按照作业计划精确完成了8个锚起抛作业。勘探225轮作业人员优化作业流程,加强协调配合,圆满完成作业任务,保证了平台海上作业及时开展,为油气田增储上产提供保障,获得了平台方的认可。... 2023-04-10

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获准开采北海油田

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DNO已获得该国海上安全监管机构的同意,在挪威近海进行勘探钻井,使用Odfjell drilling管理的一个钻井平台。烟台钻井平台;资料来源:Odfjell Drilling挪威石油安全局(PSA)最近同意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北海25/7区块进行勘探钻井。Norma位于984生产许可证中,该许可证于2019年3月1日授予,有效期至2026年3月。挪威DNO持有30%的所有权,并作为许可证的运营商,而其合作伙伴是Vår Energi(30%)、Source Energ 2023-04-07

中国海油在南海之滨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建设绘就一幅绿色图景

近年来,随着绿色转型发展脚步的加快推进,中国海油在南海之滨积极布局,清洁能源开发和新能源产业建设绘就一幅绿色图景。一条珠链串南海 磅礴气润粤港澳3月末的春天有些潮湿,珠海已经快要踏进雨季。如果此时来到位于珠海高栏港口的高栏终端,云雾缭绕的嶙峋怪石和一望无际的蜿蜒海岸,会让人恍惚觉得置身在世外桃源。如行走在山水之间深深吸气,除了海水的咸气闻不到其他味道,难免会让人忘了置身于工业区。高栏终端是中国海油在珠海建设的亚洲最... 2023-04-07

海上钻井承包商Transocean获得了一份新合同

海上钻井承包商Transocean获得了一份新合同,并延长了在澳大利亚和挪威的两个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使用期限。Transocean于2023年3月29日星期三宣布了其两个恶劣环境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合同固定装置,这意味着约1.13亿美元的公司合同积压。Transocean首席执行官Jeremy Thigpen表示:这些固定资产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周期性复苏的力度,尤其是对我们恶劣的环境资产而言。据该公司称,Transocean Endurance钻井平台在澳大利亚与一家未公开的独立运营商... 2023-04-0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