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船海装:挺起“风电脊梁”,引领混塔技术创新与绿色能源发展

2025-05-20 11:12     来源:中船海装     海上风电漂浮式海上风电深远海风电海洋经济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6-17日,第七届风力发电支撑结构研讨会在重庆成功举办。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海装常务副总经理黄卫民出席大会圆桌论坛,与来自能源开发、设计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多位行业专家,围绕风电支撑结构技术创新、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应用展开深度对话,为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黄卫民在对话中指出,中船海装是行业最早布局混塔产业的整机商之一。目前,首批并网的混塔已稳定运行超7万小时,混塔订单业绩总量已超6.5吉瓦。公司还创造性地打造了“钢管混凝土预应力格构式塔架”“预制装配式基础”“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等示范项目,在推动行业混塔技术进步和支撑结构多元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擎风之柱:打造创新示范工程

随着我国陆上风电的规模化开发和大兆瓦机组的普及,钢混塔筒凭借其综合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突破高度限制、运输安装便捷等优势,逐渐成为风电整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技术路径和抢占陆上风电市场的核心装备。

作为专业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国家队”,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结合风电发展趋势,率先在行业中布局风电混塔产业,并成立塔筒工程部,专业化从事风电支撑结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服务业务。2017年和2019年,公司先后实现了混塔产品样机示范、小批量及规模化应用。

经过10年的技术沉淀,中船海装逐步打造了适应陆上多种地域环境的120-200米轮毂高度、机型覆盖5.X-15.X兆瓦的混塔产品体系,实现混塔订单业绩超6.5吉瓦,并在河南、江苏、山东、甘肃等地建设了多个陆上创新示范工程项目。

其中,全球首台165米级钢管混凝土预应力格构式塔架于2023年1月在山东中明德州乐陵风电项目完成安装。该形式塔架为我国陆上低风速区风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多选择,促进了我国陆上风资源的高效利用,并荣获“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成果特等项目”。

2024年8月,国内首台预制装配式风机基础在中船风电高台北部滩20万千瓦风电项目示范应用。该项目采用化整为零、预制装配的作业模式,将传统模式下风机基础现场一体浇筑变为多个扇形部件预制化生产、批次施工、环形定位安装。这一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还填补了国内预制装配式基础在实践运用领域的空白。

挺起脊梁:筑牢绿色能源根基

风电工作环境复杂多变,既要承受连年累月的强风冲击,又要面对雷电、冰冻、沙尘等极端天气的考验。随着风电开发规模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倒塔事故屡见不鲜,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中船海装时刻牢记“责任风电、品质先行”的质量理念,积极应对不同环境对风电整机及支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挑战,构建了塔筒全过程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了贯穿塔筒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四位一体”的标准化流程,坚决挺起“风电脊梁”。

在设计环节,中船海装构建了数值仿真、实验论证、运行监测相结合的设计体系。针对混塔转接段、横缝连接等关键结构和节点的设计与应用,均经过充分实验验证。开发的塔筒系列产品,均经过样机测试、小批量运行,再到批量化实施,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生产环节,中船海装开展了智能化及数字化技术应用,如智能张拉系统及精准控制、数字化检测及虚拟拼装、自动化施工作业工具等,从质量和效率上实现双提升。

在施工环节,中船海装针对环氧树脂冬季施工等难题,重点开展拼接缝抗渗漏性能测试、低温固化反应分析等核心试验,并搭建性能数据库。基于施工环境,公司定制全流程施工方案,通过前期充分准备、过程精细化控制、风险动态管理,实现“零事故、高精度、高效率”的作业目标。

在运维环节,中船海装以“预防为主、数据赋能、主动干预”为核心,实施塔筒螺栓、预应力钢绞线等关键连接结构的健康状态监测,并采取实测塔筒频率等措施,降低事故风险,确保风电机组稳定运行。

陆海并进: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随着近年来风电机组的多场景应用、多元化发展,中船海装在陆上混塔业绩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还聚焦海上基础结构技术进步,逐步形成了单桩、多桩导管架、高桩承台、浮体平台等多种海上风电基础设计能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多元化支撑结构解决方案。

在海上基础开发方面,中船海装搭建了海上风电机组-塔架-基础一体化设计平台,将支撑结构与整机耦合进行一体化设计。公司采用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支撑结构载荷与频率联合寻优技术、多约束下塔筒与基础结构协同优化技术、风浪耦合作用下支撑结构全时程分析技术,实现塔筒-基础整体寻优。

针对深远海市场,中船海装打造了国内首款深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该浮体采用半潜式基础设计、柱稳式平台构型,呈等边三角形布局,由立柱、锤荡板、下浮体及方形横撑构成,并采用3×3悬连线式系泊方案,以充分保障其安全稳定,能抵御五十年一遇的极端海况,成为深远海风电机组的重要选择。

面向未来,中船海装将秉承“应用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理念,在海上钢-混预制浮体开发及漂浮式风电+海上制氢氨醇等融合发展方面协同创新、持续发力,全力推进漂浮式风电综合降本、提质增效,为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发展和激活蓝色海洋经济作出应有贡献。

推荐阅读

TGS启动苏格兰海上风电场3D勘探工作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 挪威地震服务公司TGS已启动苏格兰海上Green Volt浮式海上风电场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上周,相关设备在阿伯丁开始调遣,整个6月将开展超高分辨率3D(UHR3D)地震勘探,为该浮式风电场的场地表征提供详细的地下数据。此次先进的勘探工作将运用集成的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传感器,增强对地质情况的理解,并为项目的场地规划和风险评估提供关键见解。UHR3D数据将提供对地下条件的详细数据,揭示传统二维... 2025-06-10

中交三航局南通海力风电码头工程合同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海洋能源网获悉,6月6日,由三航局实施的南通海力风电码头工程合同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该项目在施工质量和进度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南通市高端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南通海力风电码头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吕四作业区环抱式港池东港池北侧,由中交三航局三公司承建。该项目施工内容包括顺岸建设1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泊位长度为278米,以及利用部分岸线形成挖入式港池并建设1个1万吨级件杂货泊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 2025-06-10

日本新法案拓展专属经济区助力海上风电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新法案,该法案将允许在日本专属经济区(EEZ)内建设海上风电项目,这一区域超出了日本领海基线向外 22 公里(12 海里)的范围。此前,该法案已于4月11日获得参议院批准。法案修订了现有的《海洋再生能发电设施开发海域利用促进法》,使政府能够指定并招标专属经济区内的海上风电区域。行业对日本海岸外深水区域的开放表示欢迎,这些区域适合建设大规模漂浮式风电场。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副首席执行官 Re... 2025-06-09

蓝风电与海风全重室参加第一届全国风电机组结构动力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2025年6月8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联合湖南大学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风电机组结构动力设计与新技术应用”研讨会在长沙隆重举行。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海风全重室)作为会议承办单位,海风全重室牵头单位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蓝风电)作为协办单位,全力保障会议圆满开展,海风全重室副主任、兴蓝风电副总经理阳雪兵率队出席。 2025-06-09

法国Provence Grand Large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全面投运

海洋能源网获悉,法国Provence Grand Large25 兆瓦海上漂浮式风电场已全面投入运营。作为法国乃至整个地中海地区首个海上漂浮式风电场,该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Provence Grand Large海上风电场由普罗旺斯大海洋风电公司所有,该公司是法国电力可再生能源公司(EDF Renouvelables)、恩桥可再生能源公司(Enbridge Eolien France 2 S.à.r.l,简称 EEF2,恩桥公司子公司)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 Inves 2025-06-0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