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底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风险和影响评估》报告

2023-04-03 10:58     来源:海洋与湿地      海底采矿 海洋生态海洋能源
2020年初,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发表了《海底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风险和影响评估》,并对深海海底采矿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附属行星系统构成的威胁表示担忧。需求侧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地缘政治问题,与许多政府间进程有关。它经常被描述为“蓝色经济”,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经济前沿,该经济寻求充分发挥海洋的经济潜力,并满足对电子和电池存储等高科技行业所用原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对其造成的损害仍持严重保留态度。

自该报告发布以来,需求侧管理从勘探过渡到商业开发的时间表已经加快。2023年,负责监管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称为“区域”)采矿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正在努力敲定其开采条例,随后将首次提出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开采申请。

在同一时期,正如《2022年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反映的那样,国际社会致力于海洋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同时越来越多地将海洋纳入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相关的气候讨论中。2023年3月,联合国就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达成了协议。

鉴于需求侧管理对深海构成的迫在眉睫的威胁,对深海环境的科学关注,以及它们为人类提供的功能和服务,随着许多新研究的发表,深海采矿对深海生命的潜在影响迅速增加。报告审查了自2020年至2022年出现的新证据,以更新其原始评估报告。在这三年期间,与深海采矿相关的出版物数量比前一时期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在审查最新证据时,该报告侧重于与原始评估主题相关的研究和审查,但仅限于国际海底管理局已为其颁发勘探合同的三个具有金属矿点的深海生态系统:深海平原上的多金属铁锰结核、富钴铁锰结壳和热液喷口的多金属硫化物,其中最有可能开采的是热液不活跃和已灭绝的多金属硫化物。最新情况不包括与浅水海底采矿(深度<200米)、海洋磷酸盐开采或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其他采矿活动相关的开发。

自2020年报告发布以来,领先的深海专家已经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系统证据审查。这些提供了对深海相关知识现状、需求侧管理的风险和影响以及需要解决的差距的详细评估。因此,本文并非旨在对证据进行全面审查,而是展示新证据和分析揭示深海环境关键方面、需求侧管理带来的风险和缓解方案,以及2020年报告结论得到支持的程度的领域。所有这些都对决策有影响。

自2020年评估报告发表以来,有证据继续支持其结论,即需求侧管理的影响可能是“广泛且不可逆转、永久且不可缓解的”。其中一些影响,特别是来自噪音和沉积物羽流的影响,预计将影响广大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其结果将是深海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乃至全球范围内至关重要的相关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产生影响。一旦失去,生物多样性将无法恢复。

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深海采矿通过干扰海洋沉积物的碳储存以及破坏碳循环和储存过程,可能会导致气候危机。尽管这些影响的程度以及需求侧管理和气候变化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与需求侧管理相关的预测后果和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容忽视。深海采矿不符合可持续蓝色经济的精神和意图,不符合《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和指标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承诺。

面对对深海生物基本理解的巨大差距、非常高的不确定性、表明需求侧管理影响严重而广泛的证据,以及没有数据透明度和严格的基于科学的标准和指南,推进需求侧管理行业将“代表着一场大规模非受控实验的开始”。

“没有已知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替代品,如在深海中长距离和长时间运行的气候调节”,也没有减轻气候变化对深海生态系统影响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最大的预防措施,保护深海及其为人类提供的支持生命的利益。

我们需要承认,海洋是复杂的,我们无法在如此庞大和相互关联的系统中减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谨慎原则。

自2020年评估发表以来,新科学和分析强烈强调了深海采矿的潜在风险。根据这次审查,更新的报告得出结论,目前进行深海采矿还为时过早。在缺乏合适的、经证实的避免或缓解影响情况下,应完全避免深海采矿;或者直到有足够和有力的科学证据可供使用,以便能够做出知情的、基于科学的决定,决定是否允许深海采矿而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如果允许,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深海采矿。

仍然有机会采取预防性应对措施。通过这种措施,在做出从需求侧管理勘探转向深海海底资源开采的任何决定之前,可以全面研究深海生态系统和潜在的采矿影响。需要做出大胆的决定,将海洋健康和深海对全人类的好处放在首位,因为一旦启动,需求侧管理及其影响可能无法停止。

推荐阅读

全球最大规格FPSO(海上浮式储卸油船)正式开工!

3月31日,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建的P-82 FPSO(海上浮式储卸油船)主船体项目在启东正式开工。这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格的FPSO项目之一。该FPSO是巴西国家石油Buzios油田投入使用的12艘FPSO计划中的第10艘,项目主尺寸总长360米,型宽60米,型深34.3米,船体钢结构总重超8万吨,设计储油量160万桶,每天产能达22.5万桶石油以及1200万立方米天然气。“这是我们近几年为马来西亚云升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建造两艘FPSO项目之后,又一次走向世界。”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工作人员介绍。 2023-04-03

国家海洋监测中心与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3年3月27日,国家海洋监测中心与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在上海举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海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菊英和东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黄海波的见证下,海洋中心政策规划与科技发展处和东海局海洋自然资源调查与科技处代表双方签订了协议。 2023-03-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习近平主席还同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举行会见。 2023-03-24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天津河北调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月2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渤海油田调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席生态环境部海洋环境应急天津基地揭牌仪式,并观摩海上溢油事件联合应急演练。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参加活动。 2023-03-24

持续守牢海洋环境安全防线 坚决扛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3月2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渤海油田调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席生态环境部海洋环境应急天津基地揭牌仪式,并观摩海上溢油事件联合应急演练。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参加活动。双方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加强合作,持续守牢海洋环境安全防线,坚决扛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2023-03-2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