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垦利 10-2 亿吨级油田 A19H 井顺利完成采油树安装,这标志着该油田首批钻完井作业顺利收官。垦利 10-2 油田是我国海上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性油田,其原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 1 亿吨。该油田一期设计开发 79 口井,而项目首批实施了 9 井次钻完井作业。
在开发过程中,有限天津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充分发挥“一盘棋”精神,推动亿吨级油田的开发工作。在 WHPA、WHPB 井口平台以及 CEPC 中心平台,全面铺开了钻完井作业。同时,4 条钻井船同时开钻,根据地层特点规模化应用高温电潜泵注采一体化管柱。凭借概率工期、智能完井、井眼瘦身、阶梯水平井等多项先进技术,项目在全周期、全方位、全阶段都彰显出了“优智”属性。通过技术攻坚与管理赋能的双轮驱动,项目已实施井次的提产提效成果显著,返排测试产能超出预期配产约 60%。
自开钻以来,垦利 10-2 油田钻完井项目组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A4H 井在首批钻完井作业项目中极具代表性。该井完钻井深超过 4000 米,水平位移达到 3000 米以上,其中长达 1800 米的距离扭转方位超过 80 度角,相应的管柱相当于“躺着”入井,钻进难度极高。项目组前期针对性地优化了定向井轨迹,有效降低了防碰风险和作业难度。在作业过程中,采用了“顶驱下套管装置 + 扭矩环 + 可划眼浮鞋”组成的“三保险工艺”,实现了套管的顺利到位,并使用加长双塞水泥头和加长胶塞,确保了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
项目组深入把握每口井的特点以及多口井的共性,在首批钻完井作业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用于指导项目全程开发的工程技术经验。在“一井一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一段一方案”,聚焦“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有效协同。与油藏专业提前沟通,优化井身轨迹,调整机组下入方位,确保电泵机组能够顺利下至目的深度,减少电缆摩擦,形成了“稳斜 - 降摩 - 保缆”的全链条钻完井作业程序,保障了机组的顺利返排作业。
垦利 10-2 油田首批钻完井作业的成功实施以及良好的油气显示,进一步展示了渤海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广阔前景,为行业内类似盆地的勘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