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油气管网将全面实现互联互通

2023-04-06 09:23     来源:经济日报     油气管网 长输管道 LNG 海洋运输碳达峰碳中和
小口径内焊机、储罐多功能爬壁机器人、纯氢/掺氢长输管道建设技术、MARKⅢ型陆地薄膜罐模拟舱……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廊坊)国际管道大会上,由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亮相,让人切实感受到我国能源储运领域尤其是油气管道建设从规划、科研、咨询、勘察、设计、机械制造到投产运营等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能力。

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具有成本低、损耗少、油气运输量大、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是油气输送的重要手段。

正因如此,近年来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全球油气贸易波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全球油气管道建设仍持续推进,进程趋于平稳。截至2021年底,全球在役管道总里程约202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约135万公里,原油管道约40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7万公里。截至2022年初,全球计划或在建的油气管道约16.6万公里。

“截至2022年底,我国长输油气管网总里程约18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2.8万公里,成品油管道3.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12万公里。”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文伟介绍,按照“双碳”目标下的需求预测,预计到2035年我国还将新增天然气管道建设总里程约6.5万公里,其中新增干线管道2.95万公里,省级管道3.53万公里。新建原油管道约2000公里,成品油管道约4000公里。

张文伟表示,“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油气管网全面进入物理互联互通、服务公平开放的“全国一张网”发展新阶段,预计未来10年至20年我国管道运输还将处于稳定增长期,其中天然气管道及储气库等配套设施管道运输建设将是发展重点。

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和技术积累,我国管道输送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为代表的第三代管道技术体系,整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

关键设备方面,自动焊接装备、机械化补口装备、防腐机器人等获得重要突破并在实践中得以推广运用。如针对大坡度山区地段管道和站场小口径管道,研发了山地柔性内焊机,实现了山区管道全自动焊接,合格率达96%以上。研制的D33-114毫米超小口径卡钳式钨极氩弧自动焊和D237-D500毫米中口径轨道式钨极氩弧自动焊装备,进一步扩展了自动焊装备的覆盖范围,合格率达99%。

建设技术方面,在陆上,形成涵盖山区、水网、高寒、高海拔、沙漠等特殊环境条件的大口径、高压力油气管道(网)设计和施工全套技术;在海上,铺管船、铺管装备和技术、口径及水深方面均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地上,突破了石油储罐油气空间控制技术,大型储罐浮顶轻量化、装配化建造技术,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和安全性设计方法;在地下,攻克了大规模地下水封洞库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地下水封洞库勘察、设计、施工成套技术。

在技术突破和应用过程中,我国油气管网相关企业也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布局陆上管道、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新能源新业务、油气储库、LNG、涉海涉船、油气运营、智能制造、市政工程等10大主营业务,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综合服务。”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薛枫介绍。

专家表示,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推进,未来我国油气储运设施建设既有巨大发展空间,也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持续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满足行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推荐阅读

一艘浮式生产储油卸船(FPSO)最近进入新加坡吉宝船厂的干船坞

荷兰FPSO运营商SBM Offshore透露,一艘浮式生产储油卸船(FPSO)最近进入了新加坡吉宝船厂的干船坞,该船完工后将在圭亚那海域为埃克森美孚公司工作。吉宝造船厂的浮式生产储油船圭亚那一号干船坞;资料来源:SBM Offshore早在2022年10月,SBM Offshore就确认,圭亚那一号浮式生产储油船的上部模块建设于2022年9月开始,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浮式生产储存储油船。为了纪念这一里程碑,吉宝FELS和Dyna Mac船厂举行了两次钢铁罢工仪式。在最近的一... 2023-04-04

美国政府发布首个海洋-气候行动计划

2023年3月21日,拜登政府(Biden Administration)发布《海洋-气候行动计划》(Ocean Climate Action Plan),这是美国政府发布的首个海洋-气候行动计划,旨在利用海洋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危机。《海洋-气候行动计划》提出3项主要目标:①实现碳中和;②利用海洋开发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保护和支持能够储存温室气体的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减少气候威胁,保护社会和生态系统免受不可避免的变化影响;③通过开发基于海洋的解决方案加强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 2023-04-04

“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在厦门揭牌启用

2023年3月29日,“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秘书处在厦门揭牌启用,为服务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相关科研计划提供进一步基础保障。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由我国科学家焦念志院士领衔发起,基于其“海洋微生物碳泵”原创理论,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协同攻关、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究海洋负排放过程机制,为全球海洋碳负排放提供智慧方案。 2023-04-03

即将召开!第十一届中国FPSO高峰论坛

为促进中国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行业发展,大举走向深水,大力推动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FPSO高峰论坛即将于2023年4月24日至25日在江苏南通举办。世界范围内FPSO的在役数量维持在180艘左右,其中我国有14艘。随着油价逐渐回升,一些深水油气项目被提上开发日程,FPSO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经济有效的生产装备,其发展前景广阔,全球 FPSO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复苏。2017年以来,FPSO运营数量不断增... 2023-04-0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