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关于“两会热词”,华能这样说

2025-03-10 16:33     来源:中国华能     海上风电

清能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为华能清能院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壮大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平台型、体系性、生态型创新体系按下“加速键”。

清能院承担集团公司海上风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知识产权“三个中心”的职责使命。一直以来,清能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入选国家工信部、能源局和集团公司首台套技术共有13项 ,其中,3项重大技术纳入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2023年版),1项重大技术入选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2024年,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6项;发表SCI论文34篇,EI论文39篇;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和4项行业协会一等奖。海上风电无人机动态巡检、远程随动巡检操作机器人、35千伏高压直挂、3S融合构网型储能系统、低温法烟气污染物脱除、燃烧后碳捕集等多项关键技术被认定国际领先。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清能院将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布局碳中和技术体系,凝聚力量推进创新,勇当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领跑者,打造国家的科技战略力量。

西安热工院

作为能源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华能西安热工院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牢牢把准科技自立自强的政治方向。“十四五”以来,西安热工院提出建立“三强两优”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战略目标,依托“清洁低碳热力发电系统集成及运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4个省级研发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级攻关任务和科技项目,取得显著科技创新成绩。发电工控系统、650℃高效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燃机自主运维等关键核心技术 取得重大突破 ,“燃煤发电机组瞬态灵活高效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多项核心技术入选部委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央企先进技术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下一步,西安热工院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世界科技前沿和行业重点难点,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集团公司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更大力量。

北方公司

“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这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具体要求。华能北方公司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扛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责任,聚焦规划目标,高水平推动各产业加速提档升级。公司科学实施“三改联动”,对15家火电企业的38台机组开展了灵活性改造,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有效提升,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和顶峰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推动建设上都、魏家峁、达电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填补了全国“风火储”打捆外送大型能源基地项目开发的空白,全国首批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点项目——华能库布齐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目前,北方公司新能源在建待建和运行规模超过2400万千瓦。2025年开春,北方公司已集中开复工建设新能源项目10个,其中光伏450万千瓦、风电270万千瓦,预计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标煤耗用4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这是北方公司服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实践。

下一步,北方公司将抢抓历史机遇,坚持把基地型、规模化新能源开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库布齐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建设,以更大担当争取“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绿色动能。

山东分公司

华能山东分公司作为山东省最早从事海上风电开发的发电公司,目前运营海上风电装机容量81.16万千瓦,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

随着海上风电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山东分公司积极挺进“深远海”,提出“在山东半岛打造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集群”战略目标,全力推进半岛北海上风光绿色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布局深远海域风力发电项目。目前,山东分公司布局的山东半岛北海上风电基地共规划四个场址。其中,一个项目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水深最深的海上风电项目,两个项目被列入2025年山东省重大项目实施类项目,一个项目被列入2025年山东省重大项目准备类项目。

下一步,山东分公司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公司2024年建成的全国首套抗浪型漂浮式光伏平台“黄海一号”,扎实开展漂浮式海上光伏实证数据采集分析,积极探索深远海漂浮式光伏平台推广应用,推动“海上风电+多种产业”融合发展。

推荐阅读

协合运维×中油海工船舶,海上风电服务“建圈强链”新实践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协合运维”)与中油海工船舶(天津)有限公司(下称“中油海工船舶”)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在技术、资源与服务等环节深化协同,共同探索海洋新能源服务新模式。 2025-03-14

江苏省发布重要规划,优化海上风电开发布局!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江苏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35年)的通知》。其中,部分涉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内容如下。优化海上风电开发布局。 系统推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重点支持盐城、南通海上风电集中连片开发。落实国家海上风电布局要求,推动向离岸30 千米以远或水深30 米以上空间发展,优化灌云、射阳、大丰、东台、如东、启东等风电场布局并加快项目落地。结合海上风电布局规划及中长期发展需求,节约集约、科学布局路由和登陆点。保障海上风电运维配套所需空间,支持滨海、射阳、大丰等区域布局 2025-03-14

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开放课题学术交流会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3日,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海风全重室”)召开开放课题学术交流会。此次会议由海风全重室的第一依托单位—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蓝风电”)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湖南工程学院四家开放课题承担单位共同参与。兴蓝风电副总经理、海风全重室副主任阳雪兵主持会议。 2025-03-14

三峡新能源(北海)有限公司成立,助力海上风电发展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三峡新能源(北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法定代表人为倪道俊。三峡新能源(北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供电业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及供(配)电业务; 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三峡新能源(北海)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海上风... 2025-03-14

宁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彦一行莅临德京集团调研指导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12日,宁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彦携市政府办副主任林铃键、东侨管委会主任吴新情、市发改委党组成员阮慧斌、市工信局副局长张辉一行莅临德京集团,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德京集团董事长周日弟、常务副总陈闽新、董事会秘书谢淑珍全程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德京集团形象展示厅,观看了企业宣传片,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随后,双方开展了座谈交流。会上,董事长周日弟向调研组汇报了德京集团的发展现状,并详... 2025-03-1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