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鑫光正助力“全国首个”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设

2025-02-27 15:30     来源:鑫光正钢结构      海上光伏项目海洋新材料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期,央视新闻报导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其首批发电单元已顺利并网。在山东东营离岸8公里的海域,一片由几百个光伏平台组成的银色矩阵正随潮汐起伏。作为全国最大的开放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其用海面积达到了1223公顷,并首次采用了66千伏的海缆及陆缆长距离输电技术。这座伫立在海上的"钢铁岛屿"正是由鑫光正参与建设的。

该项目全部并网后,预计每年可产生17.8亿度清洁电力,相当于为240余万户城市家庭提供全年稳定供电。在能源转型方面,该工程每年可替代约50万吨燃煤消耗,同步实现超134万吨温室气体减排,相当于在城市群周边新增约7,500公顷森林的固碳效能,对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与陆地光伏项目不同,海上光伏由于环境的影响,对光伏支架提出了极高的精细度和稳定性要求。并且,由于海水中含有极高的盐分,对金属构件存在强腐蚀性特点,因此对项目表面防腐处理也具有极高的要求,鑫光正生产团队采用多重防护工艺,使项目能够在严苛的海洋环境下持续稳定运行。

光伏支承钢架图-来源央视新闻

在此海上光伏项目支承钢架生产过程中,鑫光正采用了智能化生产线,从下料到组装、焊接,再到打磨、喷漆均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设备,以高精准、高效率、高匹配度的要求确保了项目顺利完工。

海上光伏项目部分生产过程

鑫光正智能化生产线一角

未来鑫光正将会持续推动“以质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为客户带来高品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填补国内外空白!这一海洋系泊缆特种纤维大突破!

从开滦集团 河北省化工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平台获悉,我国首条50吨/年微米级高强度聚甲醛纤维产业化示范装置,经过近两个月的试生产验证,生产线运行稳定,产品强度指标超过设计值10%,达到了10.0克/旦,填补了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空白 ,标志着开滦集团历时十二年坚持自主研发的微米级聚甲醛纤维系列产品再添新成员。 2025-02-28

太钢自主研发海上光伏支架用不锈钢实现全球首发和批量供货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太钢集团自主研发的海上光伏支架用超耐蚀、高强度、高性价比TOPS不锈钢材料实现全球首发和批量供货,引领了光伏支架产业用材料的升级换代,为降低光伏支架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2-27

国华HG14海上光伏1GW项目:迈向绿色能源新时代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国华HG14海上光伏1GW项目迎来了重要进展。4套光伏设备及元件通过汽运模式陆续抵达山东港口烟台港莱州港区。经过精心的模块结构拼接后,这些设备被吊装上船,发往东营市垦利区。这一过程不仅标志着项目施工进入关键阶段,也展现了我国在海上光伏领域的强大执行力和技术实力。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是山东省内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立体确权海上光伏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规划建设装机容量1000兆... 2025-02-20

宝钢产品助力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宝钢股份湛江钢铁为项目提供钢板5万余吨。 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海上风电开发,湛江钢铁凭借以往风电用钢的生产经验,面对钢板划伤、板形不佳等问题,团队并未气馁。他们针对这批钢板性能的特殊需求,多次与技术部门进行深入沟通,细化工艺方案,并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随后,团队着手优化功能精度、作业方式和管控标准,对工艺界面进行了改进,并利用停机待料的时间进行现场试验与分析。最终,团队成功攻克了诸多同类钢板生产 2025-02-17

我国已建、在建和备案的海上风光同场项目

目前全球海上光伏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工项目数量较少且多为示范验证性项目,影响其商业化开发的主要因素包括海域使用审批严格、建设成本居高不下、能源供应不稳定、海上专用光伏组件性能有待提高等 ,“风光同场”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推进海上光伏商业化进程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本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我国目前已建、在建和备案的海上风光同场项目,一起来看看吧~ 2025-02-1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