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上午,黄润秋一行赴秦皇岛32-6油田CEPI平台,调研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应急工作。黄润秋对平台关闭全部生产水排海口、引入岸电、原油发电机全部退出使用等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企业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继续大力推进岸电工程,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继续贡献力量。
下午,在渤海石油大厦,黄润秋和汪东进共同为生态环境部海洋环境应急天津基地揭牌。这是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与中国海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环境应急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黄润秋强调,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挂牌成立生态环境部海洋环境应急天津基地,正式将中国海油海洋环境应急力量纳入国家海洋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将有效缓解国家海上环境应急能力薄弱问题,逐步推动应急力量规范化发展,标志着双方在推进应急能力建设与资源共享、加强应急响应支援及联动等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为守牢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防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汪东进表示,天津基地的揭牌,是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海油共同以实干实绩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双方加快形成联动海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筑牢海洋环境保护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海油将持续抓好天津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共赢发展,在海洋强国、美丽中国建设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随后,黄润秋来到渤海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听取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关于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环保工作情况的汇报,观摩海上溢油事件联合应急演练。这次演练是生态环境部海洋环境应急天津基地揭牌后,由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首次组织的联合应急演练。黄润秋对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对中国海油切实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黄润秋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抓好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希望双方持续深入落实合作框架协议,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加强沟通协调,以高水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天津市副市长范少军表示,天津将进一步加大与中国海油的合作力度,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过程,统筹绿色发展、污染治理、生态建设,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特别是要把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强化应急机制保障,完善应急能力建设,为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贡献天津力量。
汪东进回顾了近年中国海油发挥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作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探索和主要成绩,对生态环境部、天津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中国海油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汪东进说,中国海油将充分发挥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在溢油应急领域的资源优势,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努力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更大力量。一是突出战略引领,深入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扎实实施“双碳”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岸电入海、伴生气回收利用和火炬气综合治理等节能降碳行动。二是突出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新产业。“十四五”期间,公司正加大投入进军新能源新产业。三是突出创新驱动,全面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将着力加强漂浮式风电技术开发应用,努力打造完整的海上风电技术体系;深化CCUS技术研究,为海上油气绿色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持续探索溢油污染应急处理技术,提升安全环保工作水平。
汪东进表示,中国海油将在生态环境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入落实合作框架协议,在标准制修订、污染防治技术研究、环保实验室共建、海上应急响应等方面全面加强协作,努力将渤海油田打造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标杆能源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海油力量。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中国海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心怀参加活动。
生态环境部机关有关司局、派出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集团公司、有限公司管理层成员,总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