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南沙区“高端海洋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正式签约

2025-02-07 10:19     来源: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      海洋装备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24日,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船重工)与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工智院)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高端海洋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联合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广州市科技局、南沙区科技局、南沙区人才局等相关领导,工智院院长于广平、副院长苑明哲、院长助理肖金超,文船重工总经理翁耿贤、总工程师吴玉辉参加了签约活动。

产研合作

文船重工作为华南地区海上风电、船用压力容器、船舶舾装件等海洋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10年来与工智院强强联合,在产业、人才等多方面优势互补,先后组织开展了20余项产研合作,突破了多项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科研赋能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应用生产。同时,文船重工与工智院的产研合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认可,双方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奖项。文船重工先后获批建设了广东省船舶标准舾装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融合发展

此次联合创新中心签约,构建了产研融合新模式。中心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围绕海上风电、船用高端压力容器、海洋牧场、船舶配套等高端海洋装备的设计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攻关和创新,推动中心在高端海洋装备领域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提升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双方表示,力争3-5年内将中心打造成为辐射华南地区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双创平台,为建设海洋强国、广州市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以及南沙区建设我国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力争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跃升全国第二位!青岛明确2025年海洋发展工作新目标!

多年来,青岛海洋生产总值稳居国内城市第三位。新春伊始,青岛明确2025年海洋发展工作新目标: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跃升全国城市第二位。锚定上述目标,青岛今年海洋发展将突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引领“两条主线”,全方位加快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2025-02-07

启东惠生海工装备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5年2月5日,惠生清洁能源在启东市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投资新建的启东惠生海工装备基地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启东市委书记杨中坚、惠生集团董事长华邦松、惠生清洁能源董事长刘洪钧以及惠生清洁能源首席执行官程远芸等领导共同出席项目开工及奠基仪式。 2025-02-05

全球载重能力最大的多功能大型自航甲板运输船—— “泛洲8”号命名交付

海洋能源网获悉,1月15日,由江苏泛洲船务有限公司投资、泰州众航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55000吨 “泛洲8”号甲板运输船正式命名交付。该船是当前全球载重能力最大的多功能大型自航甲板运输船。 2025-01-23

江苏南通:因势利导,向海图强,打造海洋经济新引擎

在江苏省两会上,如何加速开启蓝色新动能成为热议话题。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沿江沿海港口转型发展,推动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清洁能源等产业形成领先优势。作为江苏沿海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南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滨江临海优势,肩负着打头阵、扛重责的重要使命。因势利导,促港口高质量转型发展南通是江苏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区位优势显著。近年来,南通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北翼江海组合强港。... 2025-01-22

我国将建千米级海洋浮式平台,由大型金属“3D打印机”打造

海洋能源网获悉,我国目前最大的金属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装置日前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成。该装置由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刘长猛团队研发,用于打造低成本、高性能的海洋装备。团队透露,将在渤海建设国际首个千米级海洋浮式平台。此外,一个具有增材制造钢板点阵混凝土结构的50米级浮式平台计划在2025年底下水。 2025-01-2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