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由流花11-1和流花4-1两个油田组成,平均水深约305米,主要生产设施为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和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
该项目开创亚洲首例“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在推动亿吨级深水油田焕发新生机的同时,大幅降低工程建设和生产成本,为高效开发类似深水油气田贡献中国方案。
日产油破1500吨
创新礁灰岩油田稳油控水工艺
流花油田作业区高度重视设施设备运维,紧扣“安全第一,质效优先”的管理思路,精细工艺操作、做实设备维保,强化作业管理及攻坚问题整改,助力油田日产油量突破1500吨。同时全面总结历史控水工艺经验,重点攻克礁灰岩油田控堵水工艺难点,创新提出“压裂式充填”工艺,精细化“一井一策”工作要求,有效提高了礁灰岩油田开发效果。
流花11-1油田已投产的4口井日产油量合计超900吨,为未来继续精进礁灰岩控堵水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按计划,今年流花11-1油田将陆续投产10口新井,持续释放油田产能。
月均外输一船次
创新圆筒型FPSO外输新方案
截至目前,“海葵一号”已顺利完成3船次原油外输作业。由于其圆筒型结构相较于船型FPSO无风向标效应,海域内波流频发且冬季季风对作业影响很大。因此,“海葵一号”配备了独特的双艉输功能,根据海域盛行季风风向设置了东北、西南两个外输点,但这也对外输作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业团队先后组织完成了浸没式软管连接、提油大缆应急释放测试及“北海开拓”轮试靠等演练,制定出严密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通过模拟演练及风险分析,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为外输期间关键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挽回产量破万吨
创新智能化油田建设新模式
近年来,中国海油稳步推进智能油田建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勘探开发业务深度融合,多个油气田建成“台风生产模式”,提高油气安全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流花油田作业区深入研究智能化生产模式工艺,严控设计和施工质量,有效保障“深水导管架+圆筒型FPSO”台风生产模式一次性投用成功,成功应对6次台风考验。
流花油田作业区正全力推进“海葵一号”智能化FPSO建设,聚焦增储上产。以数智化技术赋能生产经营管理,通过硬件安装和软件联调实现机电仪设备监测等8个场景运用,达成智能化油田建设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