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上海振华重工“振华37”号30000吨级甲板运输船举行完工节点四方见证仪式

2025-01-02 09:39     来源:上海振华重工     运输船 海洋运输海洋石油

12月31日,上海振华重工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30000吨级重大件甲板运输船——“振华37”号,在振华海工举行了隆重的完工节点四方见证仪式。南通海事局、中国船级社、振华海服和振华海工的四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并签署了完工文件。

“振华37”号以其多功能性和浅吃水设计而著称,船体总长170米,宽40米,型深10.5米,设计吃水6.5米。该船配备了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规范的DP2动力定位系统,拥有18000海里的续航力,最大载重量可达26000吨,最大航速不低于13节,能够满足全球海域的航行需求,并已入籍中国船级社(CCS),悬挂中国国旗。此外,“振华37”号还装备了一套智能船舶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效、机舱、航行的智能化管理。其压载系统的设计能够根据装货需求进行左右、前后的互驳,显著提高了装卸货的效率。

“振华37”号的投入使用,将主要用于公司港口机械的远洋运输任务,同时也能够承担桥梁、码头、风电、海洋石油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平台模块和大型构件的运输工作。该船的交付对于推动公司效益的增长、提升战略实力、促进技术创新以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推荐阅读

中国首艘生物燃料驱动转运驳船成功下水,引领绿色航运新潮流

海洋能源网获悉,12月10日,珠江口海域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独立设计、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125米转运驳船成功下水。这不仅是国内首艘采用生物燃料驱动的煤炭转运驳船,更是海上运输绿色能源应用的一大飞跃。绿色能源的海上突破该船采用B30生物燃料,即30%的可再生生物质燃料与70%的传统燃料混合,相较于传统燃料,碳排放量可减少20%以上。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在船舶绿色化... 2024-12-13

500船油气外输达成!深水“明星”油田再创新里程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随着我国最大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的核心设施海洋石油119FPSO完成新一船外输作业,油田外输油气成功突破500船大关,迎来新里程碑!流花16-2油田群累计外输石油液体超1600万吨,可装满40万个大型油罐车。海洋石油119:国内深水FPSO的标杆海洋石油119于2020年9月投用,是国内迄今为止应用水深最深、功能最复杂的FPSO,拥有亚洲最先进的海上油气处理工艺流程,并具备油气双输功能。每天的油气处理能力相当于一个占地30万平... 2024-12-10

“聚势赋能、开拓未来”——渤海油田首届工程建设技术总结交流大会胜利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29日,渤海油田第一届工程建设技术总结交流大会在津召开。此次大会以聚势赋能、开拓未来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总结渤海油田工程建设领域近60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技术发展,系统梳理当前我国浅水、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工程专业的智慧和力量。来自海油系统内各单位及国内各相关企业、高校的专家、学者... 2024-12-02

我国最大规模海上油田群岸电工程全面投用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27日,渤海油田岸电应用工程项目第三期——绥中-锦州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简称辽宁岸电)陆地220千伏变电站万油站完成线路回切送电全部工作。至此,辽宁岸电全面投用。此举标志着包括河北岸电、山东岸电、辽宁岸电在内的渤海油田岸电应用工程项目全面收官。岸电入海是指将陆地电网的电通过海底高压电缆输送到海上油气田,供油气开发生产使用,与传统海洋石油工业平台自发电相比,岸电具有绿色、稳定诸多优势,对构建渤海区... 2024-11-28

中国船舶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刚,中远海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朱碧新、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盛纪纲,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彭宏,中远海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云飞出席签约仪式。盛纪纲和孙云飞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签约前,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多领域合作进行... 2024-10-1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