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当前推动蓝色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必要性

2024-12-02 11:33     来源:《蓝色经济的战略意涵与国际合作路径探析》      海洋经济
蓝色经济因其重要的战略意涵而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全球经济亟待复苏,而大国战略竞争又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蓝色经济更是成为各国经济新增长点、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以及国际合作新领域。这一方面是因为蓝色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可持续、绿色、环保等特征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另一方面与蓝色经济近年来所展现出来的蓬勃发展态势及其在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对全球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关。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01 蓝色经济是疫情后重振经济的新动能,也是经济转型的新业态

疫情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创,阻碍了产业链的有效流动,海洋经济也不例外。 其中滨海旅游业、邮轮业、捕捞渔业以及全球航运业都受到了负面冲击。但这种冲击也成为世界各国加速向可持续的蓝色经济过渡的机会。 海洋意识空前高涨,国际组织、沿海国各级政府、海岸带社区等都把海洋经济看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海洋的“3P发展”即“保护、生产与繁荣”(protection,production,prosperity)作为努力的方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投资成为规划重点。国际社会在战略层面不断谋划蓝色经济合作,释放蓝色经济合作潜力,形成蓝色经济新增长点,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注入新动能。蓝色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联合国数据,预计到2030年,蓝色经济的规模将达到约3万亿美元。相比传统产业,蓝色经济具有进一步增长的巨大潜力,尤其是蓝色生物经济、蓝色技术创新、机器人技术以及海洋能源技术等高创新水平的新兴行业。通过投资和创新驱动、有效的海洋管理,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发展,蓝色经济不仅具有高生产力,同时还创造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全球各地区、各沿海国都极为重视蓝色经济的发展前景。据最新统计,欧盟蓝色经济领域从业者近450万人,蓝色经济规模超过6650亿欧元,总附加值达到1840亿欧元,极大地推动了欧盟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澳大利亚也获益于蓝色经济的发展。到2025年,澳大利亚每年将通过海洋及相关领域获得千亿澳元的经济机会,能够满足澳大利亚不断增长的粮食和能源需求。印度将“蓝色经济”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十大核心维度之一。蓝色经济同样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202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由5万亿元增长到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在实现国民经济“稳增长”和保障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2 蓝色经济是引领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革的新领域与新增长点

科学、技术和创新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不过,传统的海洋经济产业虽然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但整体信息化程度较低,例如海洋渔业、水产养殖、海洋交通、沿海旅游等海洋传统产业,大多以传统作业的模式维续。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海洋产业面临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当前。首先,蓝色经济的诸多产业都需要科技支撑,发展蓝色经济离不开科技赋能。 例如,海洋油气产业需要数字化勘探设备、智能化生产平台和运输工具,蓝色航运领域对节能减排、大数据有高要求,船舶制造业也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以及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新能源利用、海底生物基因资源利用等新兴产业都需要科技支撑和创新,以实现海洋价值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化。蓝色经济作为一种基于未来的海洋经济模式,可优化海洋科技资源要素配置,从而将海洋经济融入这场新的科技革命,带动海洋产业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其次,蓝色经济需要进行跨学科、跨部门、跨产业的交流协同,也可以反哺科研发展与技术革新。 蓝色经济的目标导向是社会、经济、环境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扎实的科学支撑以提升海洋科技的生产力,这不仅要求强化“产研用”一体化,而且通过结合不同的海洋技术,可以搭建多用途的海洋平台,从而促进不同海洋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例如海洋生物技术,包括从鱼类、海藻和微生物中提取可再生生物资源,用于生产食物、材料和能源等,并运用于农业、水产养殖业、医疗、制药、工业制造、能源生产等领域。这其中就跨越了多个不同学科和产业。而诸如蓝色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技术作为蓝色经济的支撑性技术,随着蓝色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向前沿技术开拓;蓝色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为科研与技术创造更大的物质基础以及实践平台,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

03 蓝色经济是推动各国各地区在海洋领域互联互通、合作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平台

互联互通是海洋领域的一大特征,也是实现全球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蓝色经济的发展从产业的“硬联通”与利益的“软联通”两个层面为推动全球各国各地区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新引擎。 首先是经贸和产业层面,蓝色经济从产业上例如航运、海上贸易、渔业、旅游、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构建区域性及全球性的贸易链和产业链,带动国际交往与合作,形成一种“硬联通”。其次是利益和政策层面,蓝色经济倡导海洋可持续发展,国内层面需要跨领域、跨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传统产业与非传统产业的结合;国际层面需要跨国界、跨区域的沟通与合作,特别是在财政政策支持、技术能力建设以及分享实践经验等方面,从而形成政策与利益上的“软联通”。例如,很多沿海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蓝色经济所需的资金短缺和技术不足的现实挑战,需要外部提供支持。对于大国来讲,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全球经贸、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也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因为各个国家的蓝色经济优劣势各有不同,开展广泛的海洋国际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先配置,从而拓展国际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为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机遇。可以说,蓝色经济可以推动各国、各区域在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互动,有利于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共建、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建设。鉴于上述蓝色经济在当前推动经济复苏、引领科技发展、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日益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战略发展的新疆域。 但发展蓝色经济需要资金、技术、市场以及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知识储备等,各国很难凭一己之力解决蓝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加上海洋本身就具有全球联通的特点,使得国际合作成为发展蓝色经济的必要路径。

节选自《蓝色经济的战略意涵与国际合作路径探析》,原刊于《太平洋学报》2023年第5期 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 郑英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与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丹红,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任玲,海洋出版社总编辑

推荐阅读

5位院士现场见证!深海智人同广州海洋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8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重要分论坛——“海洋科学与海洋产业分论坛”于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在多位院士的共同见证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与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海智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4-11-28

浙江省低效用海更新利用推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三门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26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在台州市三门县召开全省低效用海更新利用推进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会议总结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成效,深刻领会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阮飙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4-11-28

青岛:海洋政策密集出台助力蓝色经济澎湃

海洋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保障。三年来,青岛在海洋领域印发实施了一大批重要政策文件,为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自2021年中央赋予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新使命,青岛深入研判、准确把握海洋发展的新定位,提出将“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十四五”期间青岛城市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2022年,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意见》《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五年规划 (2022-2026年)》(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三年行 2024-11-15

浙江海事局与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共推高质量海洋经济、高标准海上安全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4日,浙江海事局、省海洋经济发展厅举行海上安全与海洋经济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和工作交流会。浙江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邱铭,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党组书记、厅长杨胜杰出席并讲话。 2024-11-15

中国铁建港航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永东在广州开展商务活动

海洋能源网获悉,11月11日,中国铁建港航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永东在广州拜访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广州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韩静玉。王永东对广州局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港航局岩土工程、港航建设与运维、公路及深水特大型桥梁、海上风电、海洋经济、乡村振兴等品牌建设情况。他表示,双方在历史渊源、企业文化、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企业优势相互补充,合作前景广阔,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建立联络机制,加强互信互... 2024-11-1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