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航局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正抢抓入冬前施工黄金期。项目部以打造精品工程为引领,围绕质量提升下功夫,增强科技对质量的“撬动”作用,提升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擦亮“三航品牌”。
“精细活”中的科技力量
三航局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陆上拼装基地,现场的管理人员正在检查钢桁架的油漆喷涂厚度。海上光伏施工建设中,安放在海面上的钢桁架时刻面临高浓度盐分的腐蚀,防腐成为质量把控的重点之一,防腐采用的油漆成为质量管控的一个要点。
项目平台结构的管材厚度仅在3毫米至10毫米之间,一旦防腐没有把控到位,出现油漆脱落,对工程质量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为此,项目部严格按照油漆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管控,对涂装前的表面粗糙度进行检验,严格控制每道油漆的涂装时间间隔以及最终的干膜厚度,确保每一道漆硬干之后再进行后一道漆的喷涂,保证油漆质量。
“精细活”需要恒久的耐心和持续的探索。在项目总工倪森的带领下,项目技术团队针对油漆防腐开展QC攻关,不断试验新的喷涂工艺、引入新喷涂材料,持续提升防腐效能。通过不断验证,新油漆的一次喷涂厚度和风干速度都实现了显著的提升 。
持续推进工艺、工法优化,项目团队大力开展QC攻关,针对质量控制难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同时,项目部开展多项科研立项,以技术创新赋能工程质量。截至目前,项目部已开展2项QC攻关,已获得2项专利,有7项专利处于申报过程中。
“首件制”彰显质量管理
作为国内首个GW级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项目建设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部大力推行“首件制”,以“首件”为标杆,统一全线技术、工艺标准。
“下放!”随着倪森的一声令下,施工船上,起吊机在作业人员的操作下缓缓放下“手中”的光伏平台,船上还配备了多名工人通过缆风绳辅助控制平台方向。经过2小时的奋战,光伏平台与下方的钢管桩顺利完成对接。接着,作业人员按照操作要求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和防腐处理。
“从钢管桩沉桩到光伏平台的安装,都是按照‘首件’的要求来的。”倪森说。海上平台吊装难,受风面积大,最害怕突风。项目部针对光伏平台装船、起运、吊装全流程制定了详细的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要求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分工明确,监督把控好每一步施工环节,尤其是每次吊装之前,必须观察雷达图,判断无雷暴突风影响后才允许吊装,现场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