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挺进
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提高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布局的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海上风电产业逐渐向大功率深远海挺进。我国海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离岸200公里范围内,我国近海和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22.5亿千瓦。截至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已突破3,000万千瓦,持续保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无论是陆上、海上,中国基本上累积装机量占了全球的一半,过去的十年每年新增的量也是全球的一半。中国市场的进步带动了我们整个产业的进步,中国为全球大规模开发分店提供了基础。
近几年,我国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利用已趋近饱和,全球80%以上的海上风电位于60米以内的近海海域,且面临与近海养殖渔业捕捞航线开发等争夺有限资源等问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而深远海可开发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风速风频更优质。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大型化是一个重要趋势。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们将会研发出20兆瓦的风电机组。拥有更优质风能资源和更少人类活动的深远海是未来风电的主战场。根据全球已公布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预测到2030年全球浮式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5G瓦。
推荐阅读
3月26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珠海福陆码头拖航出海,并将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进行安装和调试。这是明阳智能继建成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之后, 再次研制、下线抗台设计难度最大、国内首次走向“双百”挑战的半直驱抗台型漂浮式风机。
2023-03-27
记者2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上油气开发迈出进军“绿电时代”的关键一步。
“海油观澜号”将安装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通过9根总重超过2400吨的锚链牢牢拽住这个“海上摩天轮”。投产后,风机年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所发电力通过1条5公里长的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用于油气生产,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2023-03-27
近期,三峡能源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全耦合动态分析及其装置研发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评审会。同时,项目试验样机工程“三峡引领号”成功投产运行,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大容量抗台风型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能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逐渐饱和,风力发电走向深远海成为趋势。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深远海风资源开发加快。
2023-03-16
3月14日,山东能源集团发布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2023年度风电机组(含塔筒及附件)供应商入围招标公告。公告显示,招标规模约为900MW风电项目所需要的风电机组(含塔筒),要求每个标段单独投标,每个标段兼投兼中。
2023-03-16
来自中国海油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奋斗、砥砺奋进,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阔步前行。
2023-03-1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