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规划 :2012年5月,广西发改委开启了广西海上风电场的规划工作,标志着海上风电项目在该地区的正式启动。
初步成果 :2015年6月,广西发改委完成了《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的阶段性成果,并通过了阶段性成果验收。然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项目的前期工作暂时放缓。
规划更新 :2020年1月,广西发改委牵头完成了《广西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征求意见稿,并根据反馈意见,由广西院进一步编制了《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的预审稿。
技术评审 :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对预审稿进行技术预评审。经过广西院的补充和完善,形成了《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的送审稿。
评审会议 :2020年9月,水电总院在南宁召开了送审稿的技术评审会议,形成了规划评审意见。广西院根据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和完善了报告,形成了《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及《广西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的审后修编版本。
国家批复 :2021年11月1日,广西海上风电规划获得了国家能源局的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广西海上风电项目由规划阶段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全区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为7.5GW,其中省管海域内4个场址共1.8GW,要求力争在2025年前全部建成并网。此外,国管海域的5.7GW项目也将开展前期工作,并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并网1.2GW。
广西海上风电总体规划示意图来源:《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广西海上风电规划范围为场址中心离岸10至170公里海域,包括近海浅海区、远海浅海区、远海深海区 3大区域,25个风电场,约3660平方公里。
根据《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批稿)》 ,广西海上风电共规划A、C、F、L、M、N、P、Q、R共9个海上风电区域,总体上按照近海单个项目装机容量30-70万千瓦、远海单个项目50-160万千瓦对各区域进行细分(部分项目规模按场址大小确定),共划分A-R共28个海上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23.5GW。
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2024年1月并网
广西海上风电项目进展情况
深远海方面,广西已经启动海上风电相关工作。
2023年9月8日,广西发布深远海海上风电标段Ⅰ、标段Ⅱ前期工作咨询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深远海海上风电整体航道及通航条件影响分析论证咨询服务招标公告 ,根据公告广西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L场址(L1、L2)、M场址(M1、M2、M3、M4、M5、M7、M8)、N场址(N1、N2、N3、N34、N4、N51、N52)、P场址,总共容量13.4GW,其中,标段Ⅰ规划装机总容量约690万千瓦,标段Ⅱ规划装机总容量约650万千瓦。
广西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的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以及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等。
2023年11月22日,广西广投海上风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了深远海前期工作启动会暨签约会。
2024年7月19日,国家能源招标网发布了广西北海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技术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北海市南面海域的N、P场址,N场址(N1、N2、N3、N34、N4、N51、N52)规划容量570万千瓦,P场址规划容量80万千瓦,各场址中心离岸直线距离约94~120km,水深约15~45m,标志着项目的进一步推进。
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唯一的沿海省区,沿海拥有滩涂约1005平方公里,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约6000平方公里。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在离岸100km范围且水深小于50m的情况下,广西的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量为1485万千瓦。
相比于广东、江苏等省份,广西拥有大规模近海风电资源尚未开发,后发优势明显。但是广西海上风电起步较晚,目前海上风电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整体还不成熟。
2020年11月,中船广西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南翼项目 启动,该项目是广西首个海上风电产业基地;2020年11月,钦州市政府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在南宁签署华能西门子广西北部湾海上风电产业大基地 化开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包括北部湾风电总装基地、部分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及延伸产业项目三部分,总投资约1100亿元,设计年产值约300亿元。
2022年9月,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远景钦州智慧能源产业基地一期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投产,项目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与中船广西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锦峰海洋重装等一批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构建了广西首个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