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又一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投用 多套国产设备运行助力海洋开发

2022-12-08 09:43     来源:化工仪器网     恩平15-1平台 中国海油 海上油气平台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经济在探索新能源、拓展新研究、促进产业新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成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海洋开发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持续加强在海洋领域的探索和建设。近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项目正式投入生产。

据了解,恩平15-1油田群包括4个新油田,计划投产生产井48口。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投产的恩平15-1平台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恩平15-1平台安装设备及系统近600台套,相当于常规平台的2倍,可实现钻井、修井、无人化远程操控、二氧化碳回注封存、自主发电与电力组网、油气水综合处理等多项功能。

该项目中采用台风无人生产工艺,可在陆地远程操控油田生产,具备极端工况下的安全关停、海管置换、恢复生产等功能,保障台风期间油田安全平稳运行,避免国夏秋季节台风对油田的影响。

相比恩平15-1平台,恩平10-2平台更倾向于智能化建设。恩平10-2平台按照无人化标准设计建造,具备远程遥控测井、压井和恢复生产的能力,可“一键置换”实现陆地对海上设施的远程监控和安全关停等操作。

由于减少了公用系统、生活楼、钻机等大型设备,重量仅为传统平台的三分之一,降低工程投资约2.8亿元,减少维保工作量三成,每年可节省运维成本超千万元。目前,该平台是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型海上无人平台。

自“双碳”政策以来,绿色、清洁同样成为海洋勘探、开采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恩平15-1油田群建设期间,为了保证绿色、高效、节能,中国海油联合国内厂家集中攻关,应用相态控制、脉冲控制联合振动分析等前沿技术,研制适用于海洋环境的首套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首套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实现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突破,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的技术体系和成套装备,避免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在地面排放。该套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系统,对海上油气田的绿色开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为样本。当前,海洋探索以此为基础,开展“岸碳入海”研究。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将捕集大亚湾各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出了一条新路。

除了绿色清洁,国产化同样是大型设备技术的重要关卡。此前,我国海洋类大型探测设备常常使用进口产品。历经多年研究,中国海油在恩平15-1油田群项目中大力推进大型装备的国产化。恩平15-1平台上配备了我国海上首套7600千瓦国产原油发电机组,降低工程投资约6800万元,节省年度维保费用约30%,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增储上产提供技术支撑。

据了解,恩平15-1平台全面投产后,油气群高峰日产石油或将近5000吨。庞大的能源产出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海洋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在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发布“青岛市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以“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关键数据全链条全流程治理和应用”为核心,构建五大场景,能够对涉海企业联网直报数据、政务开放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进行集成和挖掘,实现海洋经济数据空间可视化、海洋产业全景透视、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初步测算等功能。智慧监测融入大型海洋探索设备,为海洋探索、成果建设向数字化发展新阶段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目前现状,中国海油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同时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发力。

推荐阅读

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我国第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

3月19日6时许,随着对讲机传来“启动”的指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响起设备轰鸣声,喷涂有蓝色“中国海油”字体的马达钻具开始缓慢下沉入海。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去年12月7日投入使用。该平台搭载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模块重约750吨,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 2023-03-20

我国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海上安装全部完成

3月13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渤中19-6凝析气田BOP平台上部组块完成海上安装,标志着平台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023-03-14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二期工程所开发的是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约70公里的陵水25-1气田。陵水25-1气田不仅水深千米,且气藏所在地层高温高压。综合考虑气田特点,有限海南分公司决定采用“水下生产系统+超远距离单管回接+浅水平台”开发模式,新建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线和一座浅水导管架平台,气田产出的油气将通过海底管线接入新建平台。二期工程所开发的是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约70公里的陵水25-1气田。陵水25-1气田不仅水深千米,且气藏所在地层高温高压。 2023-03-14

紧跟领路人,海油人满怀信心奋楫能源报国新征程

来自中国海油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奋斗、砥砺奋进,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阔步前行。 2023-03-12

中国海油总经理李勇赴“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海上钻井作业现场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开发的是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70公里外的陵水25-1气田,气田投产后,整个“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高峰年产量将提升50%,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气田共部署12口气井,这些气井所在海域水深近千米,目的层高压,最大井深超5000米,水平井段长,钻完井作业难度极大。为确保钻井作业安全高效,有限海南分公司携手中海油服、海油发展等单位,大力实施深水“新优快”项目,并取得初步成效。 2023-03-1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