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2023-03-14 14:21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深海一号 水下生产系统 海上油气平台
近日,在“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海底管线铺设现场,一条长113千米,直径20英寸的“巨龙”海管,缓缓落入海水深处,“海洋石油201”船上百名作业人员正紧张进行深水铺管作业。图为作业人员进行托管架底部轴销安装作业。

二期工程所开发的是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约70公里的陵水25-1气田。陵水25-1气田不仅水深千米,且气藏所在地层高温高压。综合考虑气田特点,有限海南分公司决定采用“水下生产系统+超远距离单管回接+浅水平台”开发模式,新建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线和一座浅水导管架平台,气田产出的油气将通过海底管线接入新建平台。二期工程所开发的是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约70公里的陵水25-1气田。陵水25-1气田不仅水深千米,且气藏所在地层高温高压。综合考虑气田特点,有限海南分公司决定采用“水下生产系统+超远距离单管回接+浅水平台”开发模式,新建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线和一座浅水导管架平台,气田产出的油气将通过海底管线接入新建平台。

海底管线被喻为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生命线”,目前正在铺设的这条大口径长输厚壁钢制海底管道,是专为“高温高压强腐蚀油气流混输”量身定制的。“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海底管线跨越水深从88米到千米的广阔区域,海洋环境多变,海底施工状况极其复杂。现在工程所在地雨雾天气多,不光铺设难度大,焊接作业的开展也不容易。

为赶在下一个天气窗口完成海管铺设,为后续施工争取更多时间,项目团队在开工前反复讨论并优化施工方案,对每一个铺管流程进行多次桌面演练,并邀请资深焊接工程师到现场指导,提前开展焊接工艺培训和焊接演练。趁着雨停云散风浪小的天气窗口,“海洋石油201”船开足马力,5艘支持船全力配合。夜色朦胧中,上百名建设者争分夺秒进行主辅线焊接、无损检测、托管架操作和定位设备监控等作业。在大家通力合作下,现场所有海管一次焊接率达100%,海管一次就位准确率满足设计要求。在碧波万顷的大海,建设者合力拉开春耕序幕,向着万亿方大气区建设目标奋进。

推荐阅读

紧跟领路人,海油人满怀信心奋楫能源报国新征程

来自中国海油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奋斗、砥砺奋进,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阔步前行。 2023-03-12

中国海油总经理李勇赴“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海上钻井作业现场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开发的是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70公里外的陵水25-1气田,气田投产后,整个“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高峰年产量将提升50%,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气田共部署12口气井,这些气井所在海域水深近千米,目的层高压,最大井深超5000米,水平井段长,钻完井作业难度极大。为确保钻井作业安全高效,有限海南分公司携手中海油服、海油发展等单位,大力实施深水“新优快”项目,并取得初步成效。 2023-03-11

海上油气平台用压缩机成功实现国产化!

近日,由沈鼓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9MW级大型天然气离心压缩机组在国内某海域某平台顺利通过72小时负荷运行考核,机组各项运行数据良好,一次性投运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海上天然气生产一举摆脱了对进口压缩机的依赖,填补了中国海上油气平台用压缩机的国产化空白。 2023-02-26

创历史新高日产突破9万吨 渤海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

2月2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原油日产突破9万吨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这也意味着全国每天原油产量六分之一出自渤海油田。 2023-02-22

中国建造规模最大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抵欧

2月14日,从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油所属海油工程获悉,历时68天,航行17000余海里,中国建造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企鹅FPSO通过“干拖”方式抵达欧洲北海。 2023-02-1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