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无轨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渤海油田海上平台的首次应用

2022-08-12 16:08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国海油 渤海油田 海上作业平台
8月12日,走进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秦皇岛32-6油田CEPI平台的主配电间,一台无轨智能巡检机器人正穿梭在一排排配电柜间,实时监测盘柜状态和参数。

这是无轨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渤海油田海上平台的首次应用,相当于为配电系统增加了一个不受固定轨道限制的智能安全“卫士”,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海上平台配电系统组成复杂,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才能保障安全,而检测涉及盘柜温度、仪表数据、环境温度湿度等众多数据,电气人员需要利用多种探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内容繁杂、工作量大。

针对这一生产难题,渤海油田智能油田项目组积极研究对策,研发投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它集合各项参数和状态检测功能于一身,不仅能够对数据进行监测预报、精准定位异常点,实现预先研判并发出预警,防患于未然,还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制订个性化专属方案,适应更多应用场景。

本次投入使用的轮式无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相较以往的有固定滑轨的机器人,受空间结构影响更小,布置方案更为灵活多变。其自身不仅带有防碰撞雷达,可以避免障碍物触碰,还配备有红外热成像仪、高清摄像头、地电波和超声波传感器等仪表装备。在巡检过程中,利用这些装备可识别设备各种状态,同时还可与远程电脑终端构成智能巡检系统,支持自动巡检、特殊巡检、手动巡检任务设置,能够及时进行数据处理、生成报表和反馈报警信息。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呈迅猛发展态势,在很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指出的方向。为此,中国海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智慧油田”建设、提升油田自动化水平,以智能化带动油田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海油智能化发展的试点项目,秦皇岛32-6油田智能油田项目自2021年10月上线以来,陆续实现对安全、油藏、注采、设备、能耗等多元化管理,为提升海上工作效率、油藏研究可视化、生产运营协同化、战略决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将逐步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构建起“安全、智能、高效”的新型海上油气开采运行模式。

海上平台的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秦皇岛32-6油田CEPI平台无轨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成功应用,充分彰显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在探索数字化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使命担当,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正在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和转型、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打造“新引擎”。

推荐阅读

锚定稳产2000万吨:深圳海上能源重大装备建设再提速

深圳赤湾海洋工程建造场上,120多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展开卷管、结构片预制、结构总装等作业。高145米、重达1.33万吨的“钢铁巨无霸”,已初具雏形。这座陆丰8-1平台导管架,正是癸卯兔年首个工作日亮相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年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的“陆丰二期”项目。 2023-02-2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