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井垂直深度达5509米,是南海东部垂深最深的探井,钻遇5套不同地层,跨越5道断层,整体地层压力情况复杂,高效钻进挑战多、风险大。项目团队统筹多方优势资源,有力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通过一系列“技术+管理” 组合拳,进一步拓展了表层钻进的深度与效率,确保了现场安全快速钻进。
据了解,在钻井工程中,为了确保作业安全,需要控制钻井液液柱压力,既不过高造成井漏,也不过低发生溢流。此外,该井文昌组地层存在更高压力挑战 ,需在钻探古潜山地层前下套管隔绝上部高压地层。
深水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勘探部展开攻坚,考虑3道断层位置与地层承压能力 以及惠州区块表层地质特点, 全力部署“表层深钻”。 在钻进至古潜山地层前减少套管程序与作业开次,为后续可能遇到的井下复杂情况留出充足的安全作业空间,保障顺利深入古潜山地层,达到勘探目的。
该井作为本区块的第一口预探井,最上部油气层深度具有不确定性。
问题也伴随而来:二开能否钻开油气层? 实施开路钻进的井控风险是否可控? 项目团队展开调研,结合其他海域的表层深钻作业经验,识别出可能的浅油气层井控风险。
经过广泛调研分析 ,作业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海水+简易泥浆” 半闭路循环钻 进模式, 即上部井段使用海水深钻,在下部韩江组井段替换为简易钻井液钻进,维护井壁稳定性与井眼清洁。
与此同时,团队做好后勤组织与筹备,快速动员简易井口设备, 在紧锣密鼓的表层作业中,为井口功能测试争取时间,保障钻井液循环钻进,最大程度确保井壁稳定、规避井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