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我国首套国产膜海上火炬气脱碳捕集示范装置在惠州32-5平台顺利投用

2024-04-30 11:12     来源:中海油研究总院     海上油气平台海上油气 碳捕捉封存海洋脱碳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研发的我国首套国产膜海上火炬气脱碳捕集示范装置在惠州32-5平台顺利成功投用。 该装置的成功运行,验证了国产膜海上碳捕集技术的可行性与稳定性,也标志着我国膜法天然气/伴生气脱碳技术实现自主化,开启了天然气/伴生气海上脱碳净化处理的新篇章。

受限于海上平台空间限制,截止目前海上大规模的天然气/伴生气主要是通过海底管道输送至陆地终端进行脱碳、脱烃等处理,其中高CO2含量的存在,限制管道输送效率,且会加剧海底管线的腐蚀。此外,平台伴生气通常会用于海上平台透平发电机或燃气锅炉就地利用,但由于高CO2含量伴生气热值较低无法满足透平发电机/燃气锅炉的进气指标要求,通常会直接排放至火炬系统燃烧。

开发一项适用于海上的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的天然气/伴生气碳捕集技术已迫在眉睫。 研究总院科研团队依托集团公司CCUS科研攻关课题,联合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化院”),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脱碳技术进行调研,提出了采用新型膜分离技术用于海上平台天然气/伴生气脱CO2的方案,依据不同气体透过膜的速率差异实现气体分离,从而实现平台天然气/伴生气中CO2的成功分离与捕获。

膜分离过程无相变、能耗低,设备占地小、重量轻、操作维护简单,无需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是空间、重量受限的海上平台的理想选择。

膜分离法天然气/伴生气CO2分离捕集技术前景虽好,要将膜分离技术成功应用到海上平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之前,CO2分离膜作为一种高端膜材料,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外厂家,且通过现场调研发现,部分已实施的膜法天然气CO2分离捕集装置存在由于重烃含量超标易堵塞,膜更换频次过高等问题。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总院科研团队总结分析前期试验案例、深挖机理找原因,“对症下药”,联合天化院自主研发生产第三代膜材料——聚酰亚胺材料,大幅提升分离性能,同时,在原膜分离工艺基础上增加预处理工艺,实现了在惠州32-5平台伴生气CO2分离捕集装置产品气CO2含量稳定在5%以下,其中烃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为油田开发透平发电机持续供应燃料气气源;伴生气CO2分离捕集装置分离出的废气CO2含量稳定在95%以上,为海上平台同井回注封存持续供应回注气气源,实现了海上CO2封存和火炬气的“近零排放”。

惠州32-5平台CCS项目,不仅满足了惠州32-5平台伴生气回收和碳减排需求,作为我国首套国产膜海上碳捕集示范项目,也为海上高CO2含量天然气净化预处理做好了技术储备,进一步实现助力中国海油节能降碳和增储上产目标。

推荐阅读

南海东部番禺油田群8井连投创纪录!

海洋能源网获悉,截至5月初,南海东部番禺油田群最新一口调整井投产后保持稳产,日产原油约150方。今年以来,番禺油田群已连续投产8口调整井,创南海东部所属油田群历年同期新纪录。为南海东部油田实现年度更高产量目标,持续注入新动能。 2024-05-09

Valaris自升式钻井平台使用AI进行人员落水检测追踪

海洋能源网获悉,Valaris自升式钻井平台正在使用支持人工智能的智能检测和跟踪解决方案,以提供自动人员落水检测和警报,这标志着该尖端技术首次在海上石油和天然气领域部署。Zelim的ZOE系统早在2月份就安装在Valaris Stavanger上,此前这家总部位于爱丁堡的技术公司与钻井承包商合作,为自升式船舶的特定要求定制了解决方案。在初步试用期之后,Valaris将评估该系统是否适用于其船队中的其他项目。VALARIS Stavanger海上安装经理Glen Spearman... 2024-05-08

雪佛龙在美国墨西哥湾推出“行业首创”的Anchor HPHT项目

2024年石油天然气展览会(OTC)的于5月6日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拉开帷幕。该活动以引领全球能源发展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石油和天然气专业人士齐聚一堂,探索海上油气行业正在进行的最新创新。题为HPHT的挑战和进步的技术会议讨论了高压、高温(HPHT)设备和系统设计的技术创新和资格认证、验证和确认,来自雪佛龙、OneSubsea、2 Offshore、Beacon Energy等公司的专家演讲者。最值得注意的是,雪佛龙美国公司海底井口中小企业的Khiem... 2024-05-07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基础与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揭牌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4月24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广州南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许振强、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新时代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需求,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海洋碳封存、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科技创新平台共建、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交流等合作,加快推进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突破碳封存关键技术,共同推进海洋科技创新重大成果 2024-05-07

Subsea7和OneSubsea共同参与Wisting和Bay du Nord海上油气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OneSubsea和Subsea7组成的海底整合联盟(Subsea Integration Alliance)与挪威国有能源巨头Equinor达成了一项长期战略协议,为立即开始两个大型海上油气项目的早期联合概念研究铺平了道路。由于Equinor和海底整合联盟在斯塔万格签署的协议,海底范围的成熟工作将能够立即在挪威近海的Wisting油田和位于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海岸的Bay du Nord项目开始。根据同一协议,如果做出最终投资决定(FID),任何由此产生的EPCI执... 2024-05-0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