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4月26日,由海油工程承建的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在山东青岛完工交付。
“海葵一号”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装备自主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推动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油有限公司副总裁孙福街、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总经理孔令海、有限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袁玮、海油工程副总裁王大勇、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楚宪峰、西海岸新区政府党组成员王本剑、中国船级社副总裁范强、挪威船级社大中华区海工入级区域经理 Melsted Johann出席品牌命名暨码头交付活动,集团公司及有限公司总部相关部门、有限深圳分公司、研究总院、海油工程、第三方检验机构相关负责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等相关单位负责人80余人出席活动。
孙福街表示,“海葵一号”完工标志着中国海油已具备圆筒型 FPSO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也标志着我国全类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自主设计建造技术实现高水平自主化。面对技术难度高、建设工期紧、界面管理复杂等困难,中国海油团队充分发挥“爱国、担当、奋斗、创新”海油精神,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在建造精度、建造数智化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流花项目全体人员坚持稳中求进,进一步增强“稳”的定力、“进”的主动,扎实做好海上作业风险管控,为实现项目按期投产目标而团结奋斗。
王大勇表示,“海葵一号”建造完工充分展现出了海油工程“硬实力”,充分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中国精神。希望各参建团队坚决落实“安全至上、质量为基”的理念,全力确保FPSO出港、拖航、回接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为推动集团公司“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四个中心”建设和争创“六个一流”贡献海工力量。
“海葵一号”由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组成,最大直径约90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高度接近30层楼,总重约3.7万吨,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的重量。从空中俯瞰像是一朵在海中绽放的葵花。相较于常规的船型结构,圆筒型FPSO体型更小、空间更紧凑、储油效率更高,并且具有钢材用量少、稳定性好、抵御恶劣海况能力强等优点,可有效降低油田开发与运营成本。
据了解,“海葵一号”每天可处理原油约5600吨,交付后将拖航至水深达324米的深海进行回接,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共同服役于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