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14-4油田是南海东部低渗开发的先行区和主战场,因储量规模大、可依托现有平台等优势,被选为“海上低渗油藏开发试验田”。
在此次低渗攻坚中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精细研究,低渗攻关建产能
由于海上低渗油田开发经验较少,项目团队成立多专业联合攻关队, 在研究期间开展双向交流、内部研讨、头脑风暴会、 专家院士咨询会等多达30余次, 为方案的有效制定打下坚实基础。
项目团队坚持系统思维,持续深入研究,量身制定“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调整”的综合调整策略。利用“井型优化+压裂”,提高初期产能。以“ 井距优化+甜点钻遇”,提高累产油量,推动深层低渗油藏高效开发。
多重论证,“取心之路”寻产能
岩心是了解地下地层特征最直观、最实际、最有效的资料,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文昌组主体区域缺乏岩心资料,无法真实有效还原地层地貌,严重影响产能建设措施的顺利实施。
为此,开发部、研究院、深水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制定钻井取心计划,全面梳理取心难点与应对措施,践行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 最终总进尺80.8米, 收获率99.1%, 为后续水平井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强强联手,精准随钻保产能
为了打好这场低渗开发攻坚战,开发部、研究院强化随钻值班工作安排,成立由研究院总师领衔所有相关专业参与的“豪华”跟踪团队。
实施过程中,面对储层物性变化大、 井资料较少、井控程度小、 地层分辨率低等挑战,项目团队24小时不间断跟踪研究,实时高效决策。最终创造了水平段进尺超900米, 油层钻遇率91.1% 的好成绩,为后续油井稳产高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