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渤海油田规模最大天然气处理厂正式向环渤海地区供气

2024-03-26 17:06     来源: 渤海油田      渤海油田海上油气
海洋能源网获悉,渤海油田规模最大天然气处理厂——滨州天然气处理厂正式向环渤海地区供气。 标志着我国北方海上油气资源外输和保供能力得到新突破。

滨州天然气处理厂是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的重要陆上终端配套工程,也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点项目,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临港高端石化产业园。

厂内设置天然气处理、二氧化碳回收、副产品罐区和装车等生产单元和功能区,上游产气通过1条总长约128公里输气管线输送至该处理厂,预计未来可实现天然气年处理规模达13亿立方米。

“滨州天然气处理厂正式对外供气,将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供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项目还将为塑强滨州市高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能源保障。”渤西作业公司总经理姜安介绍。

据悉,渤中19-6凝析气田至滨州天然气处理厂海底管线,是渤海油田最长海底对陆输气管线。由于天然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极易形成水合物,外观类似冰雪,在输气过程中容易引发管线“冻堵”。对此,气田上下游工作人员从管理制度、参数监控、检查维护等多个维度,制定针对性措施、密切跟踪海管动态,确保海管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滨州天然气处理厂作为渤海油田首个5G专网覆盖的天然气终端,通过利用5G网络技术的支持,实现“5G+智能巡检、5G+人员定位”的应用,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油气行业深度融合,促进厂区安全生产,并为后续打造渤海油田“5G+智能化终端”,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推荐阅读

随着产量的上升,圭亚那预计2024年石油收入将达到24亿美元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圭亚那表示,随着原油产量的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将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约21亿美元,从特许权使用费中获得3.2亿美元,比2023年的16.2亿美元有所增加。 根据财政部长阿什尼·辛格周一向议会提交的官方预算,这个南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在2024年增长34.3%,这是连续第五年经济增长超过20%。 2024-01-17

海洋能源科普——钢悬链线立管的应用

最近几年,钢悬链线立管在深水和超深水的海洋油气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CR的应用遍布全球深水油气田,主要在墨西哥湾(GoM),西非(WoA)、巴西海域。SCR的技术被认为是深水开发中最具有经济、技术优势的方法:与其他深水立管概念相比,SCR更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其成本较低、概念简单、具有有效的结构承载能力、海上易于安装制造,已经基本被所有的浮式平台广泛的接受。 2024-03-26

SeaTwirl与Verlume联手推动海洋脱碳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瑞典能源科技公司SeaTwirl和总部位于英国的能源管理和储能公司Verlume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就海上电气化和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脱碳进行合作。根据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海底储能以及智能能源管理,确定并寻求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脱碳的潜在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海上电气化机会。Verlume首席执行官Richard Knox表示:这份谅解备忘录是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脱碳的重要一步,我们期待与SeaTwirl开始这种合... 2024-03-26

预估M-15区块海域天然气可采资源量达数万亿立方米!

海洋能源网获悉,3月23日,通过国际先进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加拿大远望集团拥有的缅甸海域海上天然气M-15区块,已被成功识别出十四个含油气构造。远望集团拟在上海市静安区设立中国总部,并寻求与中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得到静安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 2024-03-26

渤海油田应用“柴改电”技术 助力海洋油气田绿色开发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渤海油田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旁一艘钻井船上钻井作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作业,与平时本该轰鸣不断的柴油机组相比如今却显得格外沉默。这是因为钻井船采用了我们设计开发的反向供电技术,船上用电直接由平台组块电力系统提供,取代了常规使用船体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的模式,‘柴改电’技术对油田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研发中心(下称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电气室主任吕应刚介绍说。钻井船利用海上油... 2024-03-2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