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西北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海上光伏业务,“多措并举、换道超车”,2023年海上光伏实现“零”突破,具备“一体四翼”良好的发展基础。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正式开工,全国首台套海上光伏打桩装备“电建海装001号”正式入列,全国首个数字海光平台也正式发布上线。
面向海上光伏业务快速发展机遇与挑战,西北院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面向工程重难点,创新性的提出海上光伏投建营一体化、数字化解决方案。西北院成功搭建并发布国内首个数字海光平台----“筑能”。
数字海光“1131”建设目标
构建一个 基于BIM+GIS的数字孪生底座, 全面掌控海上光伏建设运行状态。
打造一个 基于数据驱动的综合决策平台, 提升海上光伏投建营管控效能。
面向工程项目 三个阶段 投资、建设、运营 开展投资决策分析、三维数字化设计、智能施工建造、智慧运维等应用。
形成一个 生态级投建营数据资源中心, 促进海上光伏上下游产业链数据贯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数字海光“筑能”创新应用
依托招远海上光伏(HG30)项目,面向工程建设,实现对人、机、料、法、环全过程闭环监控,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机电设备等业务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为保障施工安全、科学控制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三维数字化设计
基于BIM开展海上光伏升压站、光伏区、送出线路等三维数字化设计,电缆敷设优化、碰撞检查、三维可视化设计交底、工程量统计等应用,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及质量。
BIM施工仿真
以仿真模拟为核心,建立标准化BIM应用流程,开展光伏支架单元安装、大型设备吊装、打桩等重点施工工艺仿真,基于仿真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优化及施工交底,保障施工方案科学性。
BIM+项目管理
重点关注打桩、支架安装、电缆敷设、升压站、机电设备安装、送出线路的施工进度及质量情况,将工程施工进度数据、质量验评数据与BIM模型关联,利于各方了解现场施工进度状况及质量验评情况,分析问题,安排任务并解决施工问题。
施工智能建造
面向海上光伏电站施工建造,开展智能通航、气象预报、智能监控、人员定位、车辆管控等应用,实现施工现场人、机、船舶等智能化管控、及时化调度。
数字孪生电站
构建海上光伏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的数字孪生电站,促进设计、施工、运维全阶段一体化管控,提升海上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
综合指挥调度
以招远海上光伏项目智能展厅为小窗口,打开海上光伏领域项目管理精细化、建造智能化的战略大窗口,作为项目的指挥调度中心,集中管控调度项目现场施工,同时展示数字化转型时代下海上光伏项目智能建造、BIM应用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