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平台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海上生产作业和生活的基地。自第一座钢质海洋石油开采平台于1947年在墨西哥Couissana海域建成以来,世界上已建造数千座各类海洋石油平台。在各类海洋石油平台中,自升式平台由于自身平台主体可以沿桩腿垂直升降这一独有特点,在浅海资源勘探和开发中占据较大比例。而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由浅海逐渐转向深海以及超深海,适应于深水勘探和开采的各类浮式平台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其中,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和半潜式平台(Sub-semi)是全球浮式平台市场的建造热点,而张力腿平台(TLP)和深吃水立柱式平台(SPAR)作为适应不同海洋环境条件的特殊浮式平台结构形式也在西非等海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为了满足边际油田的开发和超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需要,各类新的海洋石油平台结构形式正不断被提出。
我国海洋工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最早的海洋石油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地区,目前已建成各类海洋石油平台100余座。特别是我国第一艘3000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HYSY981)的建成及在南海区域的钻探活动,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深水海洋石油平台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海洋石油平台的核心技术,部分关键设备仍主要依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