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海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袁健说,海洋数字基础设施和人才要素与产业转型升级脱节,一是通信网络覆盖不足。 广东目前运营商移动蜂窝网络对离岸20公里海域连续覆盖不足三分之一,20公里以外海域基本依靠卫星甚至人工方式收集信息。二是感知和观测手段不足。 调研发现,很多领域海洋观测设备高度依赖进口,国产设备整体产业化水平不高,远未达到体系化装备程度,海洋观测时空连续性差、准确率低、维度受限、安全不可控等问题突出。三是海洋数据采集使用分散低效。 海洋观测机构和主体众多,数据治理标准不统一,数据孤岛丛生,且数据分布不均衡、积累不充分、质量参差不齐。四是海洋数字化人才匮乏。 兼具数字技术、海洋科学和业务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稀缺,装备制造、产业开发、理论研究等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合作缺乏渠道和载体。
因此袁健建议 ,加快推动“数字海洋工程”建设,围绕顶规、底座、安全和科创四方面,推动海洋牧场现代化发展,有效抑制“一大两高”风险挑战。如加强海洋牧场数字化建设顶层设计,推动湛江、阳江、珠海、深圳等地开展海洋养殖数字化创新应用示范,为复制推广积累经验。此外,还要加快海洋海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政府海上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