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把青春与海洋强国梦“焊”在一起

2024-01-15 10: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深海一号海上油气平台海底管道海洋强国

300摄氏度高温熔化了焊条,耀眼的火花落下,金属管壁上留下了一条颜色绚丽、状似鱼鳞的细缝,在38岁的电焊工陈坤眼中,那是最美的艺术品。

他是中国海油最年轻的焊接技能专家,代表着最高级焊接水平的“鱼鳞缝”是他练就的绝活儿之一。过去10多年里,他和团队用手中的焊枪,焊出了屹立在海上的钢铁浮城,北极之巅的液化工厂,还有蜿蜒密布的海底“油龙”。粗略统计,这些年他累计用掉的焊条多达30吨,他也因出色的表现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天津青年五四奖章”“首届海油工匠”等荣誉称号。

焊接是国家制造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从火箭飞船、航母高铁,到指甲盖大的电子元件,都不同程度地依赖焊接技术。一道看似不起眼的焊缝,如果出现裂纹、气孔等问题,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寿命,甚至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转。

为了让每一条焊缝都完美,陈坤下了10年工夫。在这位“钢铁裁缝”眼中,每块钢材都有它的灵性,“我要做的是精心地焊接、打磨,让它成为艺术品”。

他手中的焊道如同精美的丝绸,焊枪轻微摇摆留下的片片“鱼鳞”均匀平滑,宽窄高低看上去都一模一样,差别只在毫厘之间。

得到“完美焊缝”并不容易,对水下特种装备的电焊工而言尤其困难。

陈坤是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的电焊工,因为海洋工程项目复杂,他经常需要面对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钻到直径不到半米的管线里完成焊接,这是挑战人体极限的事。

最窄的管线直径只有40多厘米,一般人钻进去动一动都很难,而陈坤的任务是,要手持焊枪在狭小的管线中进行360度全位置焊接。

钻进管道时,陈坤肩膀几乎能擦到管壁。绕开布满管壁的各种设备,他在管道中保持或仰或爬的姿势,左右手轮番开始焊接——这是他苦练出的又一绝技。焊道喷射出的温度超过300摄氏度,刺眼的火花落在防护面罩上,时不时也溅到他的工服上,在手臂上留下星星点点的烫痕……

最长的一次,他坚持了3个小时,每次从管道里出来,他都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湿透。在一个重大项目交付前,他用了47天,用掉7000斤焊材,完成了80余道焊口、120米焊缝的焊接,100%合格。

而到了冬天,他还时常需要爬到几十米高的平台上作业,冻僵的双手几乎拿不住焊枪,可焊花飞起,他又稳稳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

寒来暑往,一焊就是15年。大家管陈坤叫“钢铁侠”,仿佛他根本不知疲倦、不怕受伤,总是能完美完成任务。可不为人知的是,撸起袖子,他手臂上的烫疤比谁都多。

焊接是个精细活儿,对眼神的要求非常高,焊错一针,就会废掉一件,所以优秀的焊工都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可陈坤偏偏是个高度近视,大学毕业入职时,就戴着600多度的近视眼镜。这意味着,他必须比别人离得更近,才能看得更清楚。“离得近了,就难免被烫到。”陈坤说。

很多人不知道,如今这个众人眼中的“钢铁侠”,当年不过是个技术“小白”。为了让技术更精湛,他白天练完,半夜还爬起来继续练。一根焊条不行,就焊两根、焊三根。体力不行手不稳,他就挂砖头练习。视力不好,他就不断调整姿势,蹲着不行,就跪着、趴着……

凭着不服输的韧劲,他先后考取30多项国内外焊接资质,斩获全国石油石化焊接大赛金奖等诸多奖项,从焊接小白成功逆袭。

海洋装备对焊接的标准要求是远远高于一般普通项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是海上平台,还是海底管道,都要求投入使用后,至少几十年免维保,这就决定了不允许任何细小的缺陷,必须得达到完美。

不仅如此,深海装备需要耐腐蚀、耐低温、强度高,因此采用的材料也在不断迭代,对焊接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每接触一种新材料,我们就要去做各种试验,摸清这些材料的脾气秉性。”陈坤说,有时会进行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试验。

15年来,陈坤一直在国家海洋发展的蓝图中找寻自己的坐标。刚工作不久他就参建过海上平台,努力学习平台上各种特种设备的焊接特点和需求,后来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因为技术精湛,他创新的步子也迈得更大胆。在海洋钢结构筒体内部环板焊接时,他打破常规思维方式,尝试对埋弧焊机进行创新实现环板自动焊,大幅提高了焊接效率。埋弧焊在环焊缝的应用成功激发了他的创新热情,他反复尝试,试验改进,成功实现了大臂埋弧焊在角焊缝上的推广应用。这项措施可在人工成本、材料控制方面每年为公司节省成本10万余元,更为后续项目生产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

这些年来,他先后攻克了大厚壁不锈钢等多种特殊钢材的焊接难题,累计参与完成30余项技术革新,获得多项国家专利,累计为公司创效上千万元。

2021年以陈坤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陈坤水下产品技能创新工作室”成立,他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技能攻关、创新创效和人才培养上。

他给年轻人分享自己手机里珍藏的几千张焊缝照片,那是他多年积攒的宝贵实战教材。他还将好的焊接方法、经验、技巧总结到一起,编制出厚厚一本培训手册,成为员工传阅学习的宝典,帮助多名员工在“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等比赛中摘金夺银。作为基层团支部书记,他组织团员青年成立突击队,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

十多年里,陈坤把一道道漂亮的“鱼鳞纹”印在了“深海一号”、海上采油平台、海底管线铺设等30多项急难险重任务中,也把自己的青春与祖国的海洋强国梦“焊接”在了一起。

推荐阅读

新年开好局、起好头 南海东部油田重大项目全速推进

新年伊始开工忙,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深圳、珠海、青岛等地的工程建造现场处处洋溢着干劲与激情,4500多名施工人员摩拳擦掌,火热干劲扑面而来,共同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的新年序章。项目之进创发展之优2024年,南海东部油田将继续扎实推进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惠州26-6油田开发项目、西江30-2油田西江30-1区开发项目、番禺11-12/番禺10-1/番禺10-2油田调整联合开发项目等一批重点产能项目,着... 2024-01-16

“海洋石油162”平台维保

招商工业威海金陵拓展海洋装备维保工程业务又取得新突破。1月13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海洋石油162”平台在招商工业威海金陵4号码头平稳插桩,双方项目组举行平台进厂欢迎仪式。这是威海金陵目前承接改造最全、结构改动最大、技术难点最多的平台系统维保工程。 2024-01-15

锚定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加强海洋发展重大问题研究

2023年12月27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智库课题研究指引(2024年版)》。部分内容摘要如下:四、锚定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加强海洋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一)全面加强海洋强国建设实施路径研究。(二)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四)提高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水平。 2024-01-09

伍德拿下 Trion 浮式生产装置设工程设计合同

英国工程公司伍德已获得 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的合同,为 Woodside Energy 位于墨西哥湾的 Trion 浮式生产装置 (FPU) 的上部设施进行详细工程设计。 建成后,Trion将拥有每天100,000桶的生产能力,并连接到950,000桶容量的浮式储存和卸载船。 该绿地开发项目将代表墨西哥水域的首次深水开发项目,水深达2,500米。 2024-01-09

海南海域2023年海洋油气管线铺设工作全部完成

随着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乐东10-1气田开发项目的海管铺设作业近日顺利完成,海南海域2023年的海洋油气管线铺设工作全部完成,年度铺管里程近260公里,创海南海洋油气管线年铺设量历史新高。 2024-01-0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