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之际,南海东部油田传来好消息,在各大油气田作业区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化学药剂应用累计降本超2000万元,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低成本优势。
在海洋石油处理过程中,化学药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海上常用药剂主要包括缓蚀剂、破乳剂、清水剂等类型。
其中,缓蚀剂能有效减缓金属腐蚀,延长海管等关键设备使用寿命;破乳剂能将原油中的水分迅速分离,提高处理效率;清水剂能确保外排水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所以这些药剂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本质安全,更保障了海洋生态的安全。
近年来,由于老油田含水上升,产液量逐年上涨,稠油处理难度大等原因,化学药剂用量持续增加,成本逐渐升高。为此,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坚持以“少吃药、吃对药”为原则,统筹推动服务商技术创新,持续提升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确保安全环保生产的前提下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生产作业部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从商务模式、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方面入手,成立化学药剂效能专项提升专班,深入基层调研难点、堵点,“量体裁衣”制订药剂降控方案,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探寻降本“最优解”,坚持技术创新,堵住成本“出血点”。在面对油田含水率逐渐升高、稠油开采难度加大、低温破乳技术攻关等难点问题,专班明确“统筹协调、靶向施策”工作思路,一方面持续抓好稳油控水,从源头上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需求,一方面强化精细化管理从过程上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累计在21个设施,开展药剂选型和浓度优化27轮。
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攻关
在惠州油田成功实施防垢剂浓缩开发试点,防垢剂用量降低30%。针对流花油田低温含蜡原油破乳难题,研发出新型破乳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同时,聚焦数据数字化和设备监控智能化,通过数据偏差自动预警系统确保药剂精准加注,以科技赋能效能提升扎紧效益口袋,把稳管理“增长点”,专班坚持全过程强化成本管控,全面梳理药剂效能提升着力点,持续加强基层基础管理水平,着力形成药剂效能提升长效机制。
调研药剂价格,深入了解分析化学药剂原材料、生产制造、包装物、运输费、管理费等组成部分,对比分析不同厂家的优劣势,持续优化商务模式。
建立双向引进机制,开展化学药剂“赛马”,在番禺油田成功将下舱原油含水降低至0.75%以内,切实解决现场破乳脱水和油水分离难题。
强化化学药剂监督检查,建立药剂图谱、海陆双重质量复检、效果监督检查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降本不降质。
接下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将继续围绕“有控、有稳、有增”技术路线,增强专班工作整体合力为南海东部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