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洋负排放助力全球碳中和”边会活动举行!

2023-12-08 11:44     来源:央视新闻     海洋负排放、微型生物碳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中国角于当地时间6日举办了“海洋负排放助力全球碳中和”边会活动,联合国代表和多位中外学者就如何通过海洋负排放实现碳中和进行了充分交流。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累计吸收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量的近40%,为抵御气候变暖对人类和生物圈造成的灾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海洋负排放标志着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全球危机,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

在6日举办的中国角边会上,中国科学家将“微型生物碳泵”原创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提出了陆海统筹减少陆源营养盐排放增加近海富营养化海区的负碳排放、利用海水养殖区通过人工干预实现综合负排放最大化,以及利用污水处理厂进行低成本、安全有效的海水碱化负排放等现实可行的海洋负排放“中国方案”。

生物海洋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焦念志:我们中国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把这个特色优势用起来,贡献于有全球共识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事业。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把科学用好,把基础打好,搞清楚这些过程机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合理合情合法有效地开展海洋负排放,增加碳汇吸收二氧化碳,来减轻气候变暖的效应。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 彼得·汤姆森:我们关注的全球海洋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一两个国家,地球的健康取决于海洋的健康,目前海洋的健康状况正在明显下降,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修复,我很高兴中国正积极参与其中。

推荐阅读

海隆赛能新产品、新技术分享!

12月5日至12月8日,2023中国国际海事会展(Marintec China 2023)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暌别四年再次回归,本届展会为期四天,国际海事展一直被誉为国际海事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也是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海事专业会展。是国际海事会展开后下一个40年新篇章的首届会展,在为国际海事界搭建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平台的同时,也为国际海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2023-12-07

东海实验室海洋传感器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正式成立

为深入践行八八战略,主动融入海洋强省建设833行动,进一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12月4日,东海实验室与舟山海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联合成立海洋传感器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合作双方将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联合组建PI+东海研究团队+合作团队+行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联合体,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海洋产业经济发展,共同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海洋传感器技术与装备研究所由东海实验室... 2023-12-07

“脱碳”成为关键词!第21届上海国际海事会展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12月5日,第21届上海国际海事会展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并将连续举办4天。这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海事专业会展之一,每逢单年底在上海举办。今年,全球航运界人士又一次汇聚上海,在这里了解行业新发展,寻找合作新机会。企业们纷纷展出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具代表性的产品,邀请嘉宾见证重要项目签约。记者发现,今年国际海事会展最鲜明的主题就是“脱碳”。至于为什么,或许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朱建璋的话可以解释:“现在国际海事组织对于船舶脱碳的态度越来越激进,脱碳的时间表一再提前,大家 2023-12-06

中科院宁波所与中海油集团开展海洋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合作对接

10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对接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举行,探索在海工装备研发、海洋新材料产业化等领域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的可行路径, 谋划共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共逐海洋经济美好未来。 2023-12-06

中国海工签订三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首日,中国海工与挪威船级社(DNV)、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福船集团)、必维船级社(BV)三家合作伙伴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3-12-06

阅读榜